马山环山东路宜民山庄,直面外太湖,山庄主人章为民退休后已在此生活多年。太湖边的生活,有股自然的意趣,山峦的形迹、湖岸的植物,乃至被台风吹断的树木枝干,都保持着原生态。“很多时候,自然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所谓艺术创作,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章为民说。
9月21日,“湖山痕迹”章为民当代艺术展暨《日日好日——邀您加入艺术》新书分享会在宜民山庄启幕。章为民邀请了一众好友前来观展交流,在他看来,“艺术的在场”很多时候也需要接受者的出现。
观展者们沿着湖岸踱步,观赏、记录一帧帧艺术切片。“像是欣赏自然风光,也像是随时邂逅一处艺术景观。”艺术爱好者笑阳一边录制观展Vlog,一边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展览的材料与自然息息相关,在艺术作品中反映出对自然的尊重。此次展览不仅是章老师多年艺术探索的呈现,也是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引导。比如《时间痕迹·竹竿上的诗句》系列作品,自然中的废弃竹竿辅以寥寥几笔书法,顿时妙趣横生。展陈形式我也很喜欢,就像置身于一座自然的艺术展馆。”
据了解,“湖山痕迹”艺术展的构想并非一蹴而就,常年在画室里写字、画画的章为民说,生活在这里,艺术创作的灵感就注定和湖、山、痕迹有着不解之缘。在进行展览构想的同时,章为民用了一年时间每天作画、写诗,最终成就了《日日好日——邀您加入艺术》这本集纳之作。可以说书籍的写作与展览的创办相辅相成,没有写书的经历,展览也不会凭空发生,“这本365天的时间之书、艺术之书、个人经历的痕迹之书和展览共同构建起以‘痕迹’为话题的知觉场域,引导观者与读者,对于自身存在的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自己的思考。”章为民说,“湖山痕迹”最想要表达的是个体与自然、与时间、与自我经历交织挤压的印记,通过关注痕迹,对“现代人如何艺术化生活”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当时间来到当下,人们关于艺术和自然的探讨也形成专属于个人的“痕迹”,参观者与作品《笑脸图》的合影印证着作品的意蕴:人的笑容,是开在大自然中的鲜花。(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