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电影《东极岛》主创团队空降无锡,开启路演。下午3点,位于百乐广场的百乐影城里,导演管虎、梁静携主演朱一龙、吴磊、陈明昊悉数亮相,与现场观众分享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这部以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华语巨制,因75%的场景在无锡拍摄,被主创们称为“与无锡血脉相连的作品”。
主创对无锡“深情告白”
“这部戏在无锡筹备了5个月,我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导演管虎一登场便开门见山,直言无锡是《东极岛》的“第二故乡”。朱一龙也补充道:“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是在无锡完成的,无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吴磊则笑着分享:“无锡有不少好吃的,再次回到这里,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就连外卖都是按拍戏时喜欢的口味点的。”
影片从2023年就在无锡启动筹备工作,到2025年1月杀青,75%的场景均在无锡完成,涉及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12号棚、水下摄影棚、锡西文创园摄影棚及三国水浒城影棚等多地。其中,锡西文创园为搭建剧中“里斯本丸”巨轮,更联合惠山区政府特批30000平方米临时用地。昨天在百乐广场现场还原出一艘12米长的道具渔船,成为路演现场最吸睛的“实物彩蛋”,粉丝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场外16米长、5.9米高的巨型海报展板前,数百人排队合影,道具渔船更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位从上海赶来的影迷激动地表示:“看到实景船和海报,感觉电影里的惊险救援就在眼前!”
观影结束后,百乐影城的影厅内掌声持续了近3分钟。家住梁溪区的影迷王女士红着眼眶,手里还攥着湿透的纸巾,她激动地说:“片中渔民划着小舢板冲向炮火那段,我根本忍不住眼泪。那些朴实的面孔里,藏着最动人的勇敢。”“95后”观众小周是朱一龙的粉丝,看完后反复提起片中的群像:“本来是冲演员来的,结果被东极岛渔民圈粉了,太有力量了。”带孩子来看的张先生特意指着片尾的历史照片说:“这些不是虚构的英雄,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普通人。应当让孩子知道,善良和勇气从来都不分国籍。”
“再来一条”成剧组口头禅
《东极岛》改编自1942年“里斯本丸”事件,讲述中国东极岛渔民冒死营救1816名英军战俘的传奇故事。为还原这场“海上大救援”,剧组花费6年筹备、7个月拍摄,挑战华语影史最长水戏拍摄纪录,更突破性地完成巨轮建造、渔村实景搭建及水下实拍等高难度挑战。管虎坦言:“水戏是所有电影的‘噩梦’,但渔民救人的血性支撑着我们——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
拍摄期间,“再来一条”成为剧组口头禅。朱一龙真诚地阐述了自己拍摄水戏的历程:“拍摄水戏需要前期大量的时间准备,最大的难点是在这些行动当中要去表达一些细腻的情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肢体,把角色当下的那种感受传达给观众。”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感染了英国观众。路演现场,一位英籍影迷动情地说道:“感谢中国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你们的善良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制片人透露,影片将于8月15日在英国首映,正式开启国际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无锡继电影《南京照相馆》后,再一次深度参与抗战题材电影制作。从特批用地到影棚支持,从技术团队到场景搭建,无锡影视产业链的成熟与效率,为《东极岛》的“史诗感”提供了坚实后盾。正如管虎所言:“无锡不仅是取景地,更是这部电影的‘创作伙伴’。”
(晚报记者 璎珞/文 张轶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