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看无锡

市民热衷夏季养生

冬病夏治正当时 今年有新意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过去不久,最近冬病夏治在锡城市民中开始热起来。记者从几家医院了解到,今年的冬病夏治呈现出新趋势,不仅有新的病种加入到适宜夏治的行列中来,而且传统的贴敷方式正在逐步优化,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专家表示,冬病夏治不只局限在关注度颇高的三伏贴,还有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等多种疗法,用于治疗冬春季加重或好发的慢性疾病。

常见病种外,还有新病种加入

最近,无锡市中医医院第二届夏季养生节启幕,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今年的冬病夏治在呼吸科、儿科、针灸科、皮肤科、耳鼻咽喉科、消化科、风湿病科、治未病科、生殖医学科等9大专科开展,其中呼吸科、风湿科、消化科等关注度最高,前来就诊的患者最多。一些冬春季加重或好发的慢性疾病,如哮喘、老慢支、鼻炎、咽炎、慢性腹泻、老寒腿、肩周炎、颈肩腰腿痛、慢性胃炎、手脚冰凉、关节炎等,一直是市民中最常见的病种。

“如今,冬病夏治的病种也在增多,在新的病种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市中医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戴高中介绍,在消化科,冬病夏治贴敷方主要适宜于反复发作脾胃虚寒型胃痛、胃胀、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今年新增加了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夏季贴敷治疗。“这种疾病在秋冬容易复发,天气寒冷时,患者会感觉胃痛,并且是一饥饿就会痛,还有胃部酸水多的症状。”专家表示,经过临床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采用适宜的冬病夏治,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逐步得到推广。

在不少市民的观念中,所谓的冬病夏治指的就是贴“三伏贴”。其实,冬病夏治的手段很多,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艾条灸、拔罐、刮痧等多种疗法应用都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一些皮肤很敏感的患者,使用三伏贴十分容易发泡,即可以经过医生问诊后选择其他疗法。

三伏贴不是一定要三伏首日开贴

在江大附院(原无锡三院),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按照经典的三伏天贴敷时间,今年的时间应该是从7月12日开始,为什么提前贴了?”该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李成表示,在诊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传统观念看来,三伏贴就是一定要等到三伏天才能贴。

其实,“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原理,是根据“春夏养阳”与“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人的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疾病发作缓解这样的有利时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后,在相应穴位上外贴药物来进行扶正培本治疗,使人体达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状态,以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从伏前夏至就可以开始贴了,伴随阳气生发,贴敷穴位经过一个开穴的过程,药物渗透到各个穴位,等下一次贴敷时,药量累加,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李成介绍,临床中发现,从三伏天起始日开始贴敷,往往当年的起效率较低,而从夏至开始贴敷,起效率可以更高,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创新推出冬病夏治

很多市民觉得中药不好吃,一些孩子贴三伏贴有抵触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易可中医医院今夏创新推出了各种冬病夏治方法,想尽办法让中药口感变好,同时今夏还将开设中医夏令营,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中医。夏令营中,把中药破壁后做成“中药泥巴”,让孩子们玩“泥巴”,并制成破壁中药饼。该院药学专家张继敏说,中药饮片破壁后,中药饮片表面积显著增大,分散性、溶解性更好,有利于皮肤吸收,药效更好。此外,通过临方加工,改善中药口感,甚至让儿童也能接受。

传统三伏灸贴,由于普通加工后颗粒较大,即使用了透皮剂,但药物有效成分究竟吸收了多少难保证。尤其是儿童,药贴很难在他们身上贴牢,所以本应该效果最明显的儿童,也因此错过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今年易可中医医院推出了特色三伏灸贴,除了用的药材全部用破壁药材之外,还采用雷火灸打开穴位,通过中频电缓解痛症、加强药物吸收。该院骨伤疼痛科主任王杰说,夏季还是颈肩腰腿痛疾病的治疗最佳期,这些病要趁热治疗,往往会事半功倍。(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