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发热就挂水”,有问题就直奔社区医院的刘阿姨,最近有些“火急火燎”。最近,其“丹毒”病症严重到已经无法步行,“老烂脚”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而无锡易可中医医院周围血管专科主任、“无锡金手指”朱成河的一席话,让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病根”。
“习惯性”挂水,迎来的却是“病情加重”
73岁的刘阿姨兄弟姐妹6人,3人患“丹毒”,这种“家族性”疾病给他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刘阿姨犹如象腿一般的双下肢,让医务人员看了都惊讶不已。尤其是其左内踝处有一巴掌大创面,溃疡凹陷较深,病情相当棘手。因患者体重较大,加上烂腿疼痛,行走非常不便。
朱成河通过血管专项检查及观察创面后诊断为慢性淋巴水肿(丹毒)、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糖尿病性肢体动脉闭塞症,另一个麻烦的问题是肥胖。他给的治疗方案分两部分,包括“三病同治”和帮患者血管进行“减压”。
“多症并发,必须一起治,否则会互相影响,一直复发。”而“减压”则是为了除去导致静脉曲张、丹毒等的“根源”,“血管静脉压力和体重过大造成的下肢负荷,最终结果就是这样!”
治疗不当耽搁病情,医生的“继续教育”很必要
“丹毒”病容易引发高烧,且高温天加剧,听从医生建议,老人养成了“一发烧就挂水”的“习惯”。
一方面挂水的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病情越加重,直至“老烂腿”及行走困难,且久治不愈。
朱成河称,治疗“丹毒”一般分三步,包括挂水消炎,抗感染,淋巴瓣膜功能修复等,此前的医生只做了第一步,“长期挂水,反而耽搁病情。”
他也坦言,作为新兴学科,周围血管病本身情况复杂,很多医生本身在理论、实践上需要继续提高,因此“继续教育”就必不可少。“医生的水平提高了,病人的常识提升了,这样对于预防和治疗都相当有益的。”
他也透露,诸如静脉曲张、“老烂脚”等周围血管疑难杂症的诊治,也应遵循类似理念。
8月3日(周六),朱成河为老烂腿、静脉曲张伴肿痛痒黑烂、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丹毒、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提供咨询,可提前预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