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职工生活

惠山区“关爱·圆梦”参与人累计超万

  644家爱心企业、3434个勤工俭学岗位,2139名职工子女参与,勤工俭学总收入558.7万余元。2019年,惠山区总工会“关爱·圆梦”工程再传捷报,这项活动实施6年来,累计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已突破万人大关。

  “关爱·圆梦”工程是惠山区总工会的品牌帮扶项目,由传统帮扶活动“金秋助学”升级而来,旨在引导爱心企业在寒暑假期间,为困难职工家庭16周岁以上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争取报酬补贴家用,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我成长。该活动一经推出,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关爱·圆梦”工程由“输血型”资助转变为“造血型”帮扶,由单纯的“助学”拓展为“助学、助业、助志”三位一体,从解决困难职工最急迫最要紧的难事急事出发,纾解眼前困难,促进富民增收。惠山区总工会牵头的“关爱·圆梦”工程领导小组,有区委宣传部、安监局等八家单位加入,大家各展所长,统筹制定实施方案,招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接上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

  这项活动服务全区人才引进需求,实施“双走进”战略,走进贫困地区,走进相关高校,助力寒门学子,吸引他们来惠山。2018年以来,惠山区总工会积极融入东西部协作扶贫,携手青海海东工会系统组织88名海东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来惠山区参加“关爱·圆梦”工程勤工俭学,获得劳动报酬累计57.2万元。2019年暑期,惠山区总工会携手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工程院校,组织23名困难学生来到凯龙高科、中航卓越等4家爱心企业勤工俭学,帮助困难学生实现经济收入和专业能力双丰收。惠山区总工会突出了勤工俭学岗位与学生专业的对口,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困难职工子女的专业大多与农业食品相关,全部安排进了安井食品有限公司,便于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华东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的学生以工科为主,全部安排到先进制造型企业。区总工会还积极引导参与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业精神,学习创业技能,洛社镇总工会开展了“学创营”活动,帮助有想法的职工子女走上创业之路。

  (徐长波 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