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二泉月·心情

认错人

  | 王伟 文 |

  几年前,我乘飞机去重庆,找到自己的28B座位还没来得及坐下,猛地发现旁边28C的乘客正是失散多年的高中同学刘量。

  想当年,刘量与我是铁杆玩伴,一放学就往台球室和游戏机房里钻,为了这事没少挨过班主任训斥。高中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渐渐来往稀疏。到了大学毕业,我和刘量彻底断了联系,听说他去了一家社区医院当医生。再后来,我曾几次试图找过他,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会在今天这个场合碰到他。我兴奋地叫了声他的名字,见他没反应,我凑近耳畔再叫一声,他转过头来看着我,一脸迷茫的样子。

  我一愣,很多年未曾谋面,是我变化太大难以辨识还是他根本记不起我了?

  于是,我自报家门,还提起几个同学有次打游戏耽误考试的糗事,这样有助于他回忆。他并没接话,只是警惕地上下打量着我。

  这家伙到底怎么啦?老同学跟他打招呼,为何还摆出一副戒备模样,这可不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呀。我只能对自己说,人是会变的,将近20年过去,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和事,也许他已经磨砺得高深莫测。

  转念一想觉得不大对劲,他的表现太奇怪了,难道我认错人了?可是,他的面孔、他的身材,明摆着就是刘量嘛。难道世上真的有如此相像的人?

  他终于开口了,纯属没话找话问了句:“你也去重庆啊?”

  我一听恍然大悟,难怪他和我有天生的距离感,他跟刘量声音根本不一样,真的是我认错人了!我很尴尬,便想岔开话题,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然后大家桥归桥、路归路。

  见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上面有则花莲地震的新闻,还配了一张苏花公路的照片。我指着照片说:“我在2011年去过花莲,苏花公路沿途可看海景峭壁,只可惜地质条件不稳定,遇到地震、暴雨经常出现塌方落石,对游客来说,最安全便捷的方式还是乘坐北回线列车。”我静候他的反应,只要他保持沉默或是打个马虎眼,便和他形同陌路。

  他忽然眼睛一亮,一个劲地打听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名胜物产,说他打算下半年去台湾自由行,可是还没有研究好旅游攻略。于是,我和“刘量”打开话题一发不可收拾,在将近3个小时的航班时间里,从旅游聊到3D打印,从美食聊到熔断机制,临到飞机落地,还有许多话没来得及说。

  我们互加微信后道别,到了晚上,他给我留言说,刚打照面那会儿就猜到我认错人了,所以刻意对我保持距离,却没想到他也把我看错了,其实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所以,他要为自己最初的生硬和冷漠说声对不起。

  我很释然,世上没有天生错的人,只有我们的戒心,才会把人分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