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乐龄

勇于“断舍离”生命添活力

  老人总是断不了对往事的思念,这很正常,也很能让人理解。但过多怀念过去,沉溺于其中,会弄巧成拙。“想当年我怎样怎样”,回忆起来感到自豪欣慰,但向别人说得多了,人家就会听烦听腻,嘴上不说,心里会说“光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夜过麦城”。所以不如多和老伙计们聊聊健康养老、文化养老、快乐养老的经验和体会。

  再如,看到有些老同志的书架堆满了书,见证了他们一生“唯有读书高”改变命运的经历。但那个年代的书架质量可想而知,不同程度的掉色剥落腐朽不说,几十年的书籍,大多变黄,甚至还有霉斑霉烂生虫,发出刺鼻的酸臭气味,很难闻。他们的后辈,又不看或极少看这类书,老人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基本上也不看,又舍不得扔掉卖掉,送人没人要,放在那里“装门面要面子”炫耀自己,让别人看了夸奖一番,其实真没这个必要。况且有些书的内容和宣传的思想与新时代有很大距离,多数是计划经济时代出的书了。在我的劝说下,有几位老同志科学地把书处理掉,腾出空间练习书法和弹电子琴了,为此他们还感谢我呢。

  另有几位老人家,家里的床是老式的德国床,沙发桌椅是红杂木的,还有个别家外阳台放有大理石桌子,还津津乐道于当年搞到这些东西多不容易。我到一家“访问”,看见老人在移动德国床和红杂木沙发搞卫生,弯着腰用尽全力在推拉,差点滑倒。我赶快上前扶起,他说扭到几次腰了。我就劝他这些比石头比铁疙瘩都重都沉的家具该淘汰了,因为又占地方又藏污纳垢,现在新材料制成的家具,既轻巧又环保,有的还能折叠,移动极为方便,还便于搞卫生。这位老同志听了我的话,恋恋不舍地把这些老家具处理掉了。现在家里宽敞多了,还能在家打拳和跳舞,老人可高兴啦。现在大多数老人住的是旧房,面积小房间小,因为新房都给下一辈住了,有些阳台堆满了“陈芝麻烂谷子”,其实如果把阳台清理出来,可晒太阳可种花,多好啊。

  老人若能从物质上和思想上该“断舍离”时坚决“断舍离”,生活必能添活力。

  (李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