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令商家哭笑不得的“蹭凉”行为,今年却大受欢迎。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市民觅清凉之余意外展现的购买力,让商家将计就计乐启“纳凉经济”。
市民蹭凉,逛着逛着钱就花了
记者走访了多家商场和咖啡馆,发现即使在工作时间,商场内的人也颇为密集,咖啡馆常常客满。大东方地铁口的星巴克可谓座无虚席,然而仔细一瞧,来者并不全是食客。已在大东方地铁口一家咖啡馆内坐了半小时却并没有点单的市民小孙告诉记者,外面天气太热,原本与朋友相约逛街的她被“逼”来蹭下冷气和无线网络。眼下凉爽的感觉太好,店里推出的新品又太诱人,她已取消计划,打算接下来点杯冷饮继续消磨时光。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该咖啡馆店员表示,他们不会刻意驱赶蹭凉族,但是最终消费者都会有一定消费,“毕竟干坐着也挺无聊”。
八佰伴盒马超市的人气丝毫不弱。“孩子在附近上培训班,我就出来逛逛,一来避暑,二来也顺便买些物品。”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不少家长都会利用等待接孩子的时间来商场蹭下空调打发时间,但是逛着逛着就会启动买买买的节奏。她每次来逛都会消费200多元。而晚上逛商场蹭空调往往会花更多的“冤枉钱”:明明没有消费打算,但看看这个瞅瞅那个,钱就往外蹦。“有时想想,还不如老实呆家吹空调呢!”她打趣说。
在无锡宜家,餐桌位、床品区、沙发区小憩的人也不少,形成了一道道“纳凉”风景线。可销售数据却让商家眯眯笑,上周无锡商场在全国系统内的营业额排名靠前,显示“避暑经济”的春天来了。“排除家居大件的计划性购买,对于小件物品来说,人们购买的随机性越来越大。纳凉经济的效益越来越凸显。”
商家将计就计,乐启“纳凉经济”
“现在的消费者讲究随性消费,边逛边买、想到就买是典型的购买模式。因此,避暑逛街催生了新商机,考验的是商家产品呈现和活动运营能力。”大东方百货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表示,“蹭空调”客流量最多的是商场地铁口的商业区和楼层的沙发休息区域,他们今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铺位调整,地铁口多布置茶饮、轻食等夏季纳凉需求旺盛的餐饮单位,部分楼层开放了茶艺、香皂制作等活动,以丰富市民的纳凉选择。虽受疫情影响,商场总体客流量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入夏以来,已经恢复到80%以上。
八佰伴也是热门的“纳凉”据点。八佰伴市场部范女士告诉记者,今夏7月和8月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十分可观。“一到周末,商场的地下车库就排起长队。”而八佰伴最受欢迎的“纳凉”据点,当属负一楼的盒马超市。范女士说,盒马超市出入口的人流量在所有八佰伴出入口中排行前三,不少市民来此逛街消暑,同步带动营业额噌噌上涨。
靠近蠡湖的万象城则利用“湖”与“岛”推出了另一番避暑经济。万象城相关负责人赵先生表示,今夏商场举行的“蠡岛夜市”十分火爆,7月份的客流量已经100%恢复,预计8月的客流量将更加“扑扑满”。为了给消费热潮再加把力,商场还开放了喷淋水雾、露天电影、小吃集市等项目,可供蹭凉族们消费的“节目”更多了,商场人气旺,商户钱包鼓。(晚报记者 金恬伊 实习生 黄嘉琦/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