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大额存单PK 结构性存款

市民理财钟爱哪个?

  “去年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了,一直在关注银行发送的理财信息,发现收益率一期比一期低。”家住新吴区的李女士表示,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只好在手机上随时关注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本打算等疫情稍有好转后去线下购买,可经过几周的观察,收益率下跌让她有所犹豫。“上周182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是3.98%,这周新推出的一期同样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又下跌到3.76%了。”李女士指着手机告诉记者。

  自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下降,同时受销售格局的改变,销售渠道也从线下全面转向线上。记者注意到,随着市场资金面放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年初下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民理财的关注点已经从过往的银行理财产品转向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方向。

  无锡农业银行理财部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大家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都是以年化5%来计算,去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在下降,降到4%左右,并以此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底。今年3月份以来,银行理财收益开始“跌跌不休”,不仅已经跌破传统的收益底4%,之后仍然不断下行。5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0%,从而进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3%”时代。这也导致人们重新审视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的大额存单就成为理财收益跌跌不休甚至出现理财收益浮亏后的必然选择。毕竟银行大额存单保本保息的特性是大部分银行理财投资者所青睐的。

  今年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下调,去年还有利率达4%的产品,现在同类产品最高利率也只有3.48%左右,而且3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非常稀少。银行贷款投放的利率上限顶到了“天花板”,理财资金投资的收益能力也会削弱。所以银行只对急需资金、长期稳定资金的部分需求发行大额存单。大额存单的审批过程较长、标准较严格也是目前大额存单出现量价齐跌的重要原因。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喜好较低风险的投资者,甚至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本质上就是银行的存款者,保本是最大诉求,这也正是大额储蓄的卖点”,投资人士分析认为。“即使利率下跌,大额存单依然供不应求”,一位城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结构性存款也是一种可选的替代投资渠道。结构性存款具有存款的安全性,同时兼具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性的特点,因此对于那些追求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而对收益率要求不高的投资者十分有利。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业绩比较基准在7.00%及以上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共2款,两款都是某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业绩比较基准最高同为7.50%。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一般理财产品收益下降、风险增高,更多市民会选择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作为投资渠道,“因为都是保本产品,哪个收益高就买哪个!”

  (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