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教育园地

生活中的小谜语,蕴藏着大智慧

  谜语,最早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这些谜语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间接地描绘事物的突出特征,儿童可以根据谜面所提供的条件、线索等来猜中谜底。猜谜语,是一种充满趣味性的脑力操,短短十几个字中蕴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一、于古老传说中聆听永恒经典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长着人面狮身的怪物,它的名字叫斯芬克斯。传说它常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让他们猜一个谜: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是什么?如果路人猜不中就会被它吃掉。后来,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人,怪物便坠崖而死。这个谜语被称为“斯芬克斯之谜”,时至今日,它仍然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当孩子们读到这样一个古老神秘的传说时,他已经踏进了谜语的大门,将深深地被这个“永恒之谜”所吸引。

  二、于字里行间领悟表达之妙

  谜语的魅力是无穷的,多半是因为它的语言。语言“含而不露”,语言“风趣生动”。

  红口袋,绿口袋, 有人怕,有人爱。 (打一蔬菜)

  身穿硬袍,手拿剪刀, 口吐泡泡,走路横跑。 (打一动物)

  一只雀,飞上桌, 捏尾巴,跳下河。 (打一餐具)

  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谁来看它,跟谁一样。 (打一生活用品)

  这四则谜语,没有一则明白交代所猜事物,只在事物特点上下功夫,表达时或平实或风趣,短短十来个字,却能将事物最重要的特点交待得清清楚楚。这份“含而不露”,这种“风趣生动”,最能激发孩子们对谜语的探究之心,他们会发现,只要抓住了事物特点,就能猜出谜底来。

  三、于唐诗宋词中感受妙趣横生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诗词谜语是非常特别的一类,它不仅妙趣横生,还能为读者带来一顿丰盛的文化。

  唐代的李峤写过这样一首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谜语诗,有趣的是,这首诗的题目《风》正是谜语的谜底。全诗四句没有一个“风”字,却处处写“风”,将风所到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

  著名诗人王维也写过一首谜语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五言绝句的谜底就是诗题——画。正是因为在画中,所以春天过去了,花仍然开着;鸟不怕人来,流水亦无声。

  小谜语,大智慧。谜语,将为孩子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智慧的天空中快乐地翱翔。

  张文翼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市优秀班主任

  市德育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