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二泉月·文学

九曲溪的雨和水

  | 王金大 文 |

  雨

  九曲溪的雨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老天依然没有放晴的迹象。虽然仍在疫情期间,九曲溪漂流的游客依然不少。

  去漂流的路上,雨点打在车窗玻璃上,细细碎碎的,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味道。九曲溪上空白茫茫的,雨从云层里轻轻地飘落,均匀地洒向山谷溪流,形成弥漫的水雾,笼罩在九曲溪上。微风吹来,雨随风势,迷蒙袅娜,山谷愈加朦胧,沟壑愈加幽深。

  在树下等票,我无聊地观察起雨来,雨飘落在树叶上,形成水珠,顺着叶脉慢慢地滑落,跌在树下的石块上,又溅起来,在石块上空形成一朵又一朵珠花,珠花落下,顺着石缝渗进沟里,与另一些雨滴相遇,聚集在一起,流进九曲溪,向下游奔流而去。

  溪对岸一棵枫杨树,树枝斜伸在水面上,有几只鸟儿栖息在树枝上,有的扭动脑袋,用尖喙梳理被雨淋湿了羽毛;有的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盯着水面觅食。鱼儿浮上来,一只绿色羽毛的鸟儿倏地扑向水面,叼起一条小鱼,扇动翅膀,扑楞楞地向对面山林飞去。顺着鸟飞去的方向,遥看雨中山体,高峻秀美,雨雾迷蒙间风姿绰约,灵气活现。

  我出生在农村,在乡村里长大,自然对雨格外有感情。今天,九曲溪的细雨,给了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如果雨后在溪边漫步,一定能嗅到花儿的芬芳,叶的清香,尘世间的喧嚣扰攘,自然离你远了。

  水

  水是雨的继续,雨是水的前身。漂流自然离不开水,九曲溪的水,没有海水浩瀚汹涌,没有湖水平静悠然,登上六人座的仿制竹排,淋着细雨在溪上漂流,别有一番风味。九曲溪并不宽广,曲折蜿蜒,白水翻腾,水石相击。连续下雨,溪水滚滚向前,其声哗哗;水流平缓处,溪水“邃雅素澈,碧玉无瑕”,非常讨人喜欢。

  排工是两位50左右的汉子。排头上的,头戴竹笠,身披雨衣,光脚着拖鞋,眯着一双小眼睛,厚厚的嘴唇,朴实厚道中隐藏着几分睿智。他说:“九曲溪的水也分春夏秋冬。春天,溪水生机勃勃;夏天,溪水乘汛炽盛;秋天,溪水腴丽宜人;冬天,溪水削淡情闲。”无论哪个季节(除山洪暴发),水质始终清纯坦荡,素绿简约。我说你倒像个文人,把九曲溪的水说得如此完美。他急忙说:“可不是我说的,是从别人嘴里学来的。九曲溪的水绝对是生态的,自然的,可以直接饮用的,不信您可以品尝品尝。”

  听着介绍,看着一溪清流,我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捧来喝了一口,清凉甘甜,很是清爽,感觉和小时候用来解渴的泉水没有多大区别。听导游说过,武夷山居民用的自来水,源自九曲溪,居民做饭、泡茶均可随放随用。九曲溪的水是武夷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大水囊,是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夷山人。

  溪中有潭,水面较宽,水势平缓,水呈翡翠色,幽深莫测,似有龙潜其中。悬崖壁立,森然若物,严似溪水碧流的守护神。据说当年拍摄《西游记》收沙僧,曾在此取景。水浅处,绿水清波中,鳊鱼、鲤鱼、鲫鱼,最多的是瘦长的参条鱼,摇头摆尾,悠然自得。水是九曲溪的魂,流动的溪水又谱成了优美的水韵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武夷的山水满足了游者所追寻的山野之美。

  千变万化的九曲溪,使得武夷山更加灵秀鲜活。但愿一溪碧水,一路清澈,归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