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杯天上的水,照着明月人世间晃呀晃。爱恨不过是一瞬间,红尘里飘摇……”最近,王赫野演唱的《大风吹》火遍中老年“女神圈”。
“我们最近广场舞都在跳这个。”年近60岁的王阿姨一边跟着节拍起舞一边说,《大风吹》已经加入身边朋友们的必会歌单,无论是唱K还是跳舞,都离不开这首歌。
情歌、民歌、流行歌,歌曲何止千千万,我们来看看“资深”女神们最爱哪一款。
潮流歌曲: 一听就“上头”
在《大风吹》之前,2020年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也是风靡大街小巷,如今仍是各地广场舞的必备曲目。
65岁的刘芳贵也喜欢这类歌,理由是“听一遍就记住旋律了”,用网上的话讲,就是很“上头”,所以能迅速流行。
以《大风吹》为例,不断重复的旋律加上简单的歌词,富有记忆力的鼓点配上带有磁性的嗓音,听过一遍,就很难忘记。
其轻快的节奏和富有律动感的曲调,也非常适合广场舞的编排,甚至可以用于交谊舞这类舞蹈的背景曲目,适用范围广泛。有了舞蹈的加持,歌曲越来越火爆,传播的圈子也越来越广。
经典情歌: 唱出代入感
《爱的代价》《美丽的神话》《忘情水》《喜欢你》《相思的债》……在“大龄女神”们的世界里,经典情歌也是长盛不衰的存在。
这些情歌之所以受到青睐,无外乎三个字——代入感。李阿姨表示,情歌能直击人的心灵,让人感同身受。“人在经历很多事之后,心中会堆积许多情绪,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会慢慢留在记忆深处,一旦碰到有相同情境的音乐,便会蔓延开来。这都是我们最难忘的人和事。”
从心理学角度看,女人在情感方面更加敏感。有时一首简简单单的歌,也会让她们心里翻涌无限思绪。
“我很喜欢听这些歌,会想到之前谈恋爱的时光。”“哈哈哈哈……”王阿姨的回答,引起周围一同跳广场舞阿姨们的笑声和共鸣。
的确,大多数情歌容易让人进入角色。“人会老,情感不会,浪漫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喜欢去KTV唱歌的邱红告诉记者,张信哲的《爱如潮水》是她很喜欢的歌,前奏响起时,感觉像夜晚散步于海边,吹着海风,看潮水来了又退。
民族歌曲: 激起自豪情
令广大女神着迷的还有一种类型——民歌,从《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到《八千里边防大北疆》,从《灯火里的中国》到《大地芬芳》,从《醉了千古爱》到《我的祖国》……它们之中有赞美自然风光的,有歌颂祖国山河的,还有表现民俗风情的,大多数都饱含质朴的情感,唱出老一辈人的心声,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同时,在女神们年轻时,民歌也是一大流行类型,这是她们心中深刻的印记。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是黄阿姨的最爱,她告诉记者,自己还是姑娘时就在唱这首歌,当时身边的朋友也都会,流行程度不亚于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成都》。
如今,黄阿姨和小姐妹们仍旧喜欢这些歌曲。“民歌特别美。我们用抖音短视频把自己唱歌的样子记录下来,分享出去,很有成就感。”黄阿姨说。
当妈妈沉迷唱歌……
最近,市民李小姐感到非常苦恼,母亲竟然“唱歌上瘾”,其他都不管不顾了。
“只要我妈回到家,就开始唱歌。”李小姐说,之前母亲经常去跳广场舞,可自从半年多前,一位朋友把手机K歌软件推荐给她之后,她就着了迷,每天在家戴着耳机玩K歌。
“听别人的歌,录自己的歌,点赞评论送花,玩得不亦乐乎。”李小姐这样描述母亲的状态。
手机K歌对时间和场地要求不高,互动方式更为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唱歌录歌。
不仅是李小姐的母亲“上瘾”,越来越多的妈妈们也加入了手机K歌的行列。
谭阿姨在谈及手机K歌时也很兴奋,她点开手机唱歌软件说:“唱歌好啊,大声唱出来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