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卓芸 文 |
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小女孩莫名其妙地一直在哭。
女教师没法,只得带着小女孩去了她的办公室。在那里,小女孩终于委屈地张了嘴:“我……今天没吃上饭……”
原来,今天小女孩的父母进城办事去了,本是交代她奶奶为她与哥哥准备午饭的,妈妈为此还送给了奶奶十几个鸡蛋。可中午当他们兄妹俩回家吃饭的时候,万没想到奶奶并没有为他们做饭,只是拿出早上自己吃剩下的几块面饼打发他们。春寒料峭,兄妹俩看着这冷硬的食物实在下不了口,便一声不吭相互看着对方。
这情景让他们的奶奶看到了,老人板着脸,丢下比面饼更冷的话:“爱吃就吃,不吃拉倒,我可要转村头去了!”
放学回家,见到从城里回来的母亲,小女孩一下就扑到她怀里,哭哭啼啼说出了自己所受的委屈,她本觉得母亲听过,必定会去与奶奶理论,可母亲只是搂着她一边爱抚着她的头发,一边微笑宽慰:“哦,乖宝宝,奶奶许是因为太忙没顾得上做饭呢?遇事哭鼻子总是不好呀,走,吃饭去,妈为你们做好晚饭了。”
在小女孩抬头的这刻,她惊得有些合不拢嘴:怎么了?微笑中的母亲,咋会泪流满面?
那一年,小女孩八岁。
其实,那天母亲从城里回来后,已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一切。
时光荏苒,转眼小女孩也已成了母亲。当然,这女孩便是我。
此时,奶奶已老了。
这年,奶奶一病不起。父亲送奶奶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告诉父亲,说,奶奶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年纪大了,各种器官已老化,让他为老人做好临终关怀就是了。
于是,从那天起,我母亲就开始对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给奶奶吃,且亲手喂食。后来奶奶大小便失禁,都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像照料婴儿一样侍候着。
那阶段我常回家看望父母,看望奶奶,每每回家看到我母亲侍候奶奶的辛苦样,总想留下来换换母亲,可母亲总说自己是做媳妇的,照料婆婆是自己的责任,只要撑得住,就不能给闺女添麻烦。
有一天,一位老邻居向我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闺女,这段时间真是苦了你妈了啊,每天为你奶奶端屎端尿,喂饭递水,可比对待亲娘还好哇!可闺女你知道么,你爸不是她的亲儿啊!正因为不是亲生,你爸从小就吃了她不少苦头,即使是你妈过来后,她还是个凶婆婆,谩骂媳妇是家常便饭……不关心你们兄妹俩算啥?听说,甚至还对你妈动过手哟!记得有一天,你爸实在看不下去,就找你奶奶理论,知道你奶奶咋了?满村哭着喊着说你爸终究是领养的,说你爸没有良心哇!闺女,你说,你妈现在值得这样待这么个人?”
直至那时,我才恍然大悟。
这天,我又回娘家。见我母亲正为奶奶擦屎,在她料理好奶奶后,我将她拉到另一间屋坐下,我理了理母亲蓬乱的头发,就再也没忍住:“妈,奶奶以前是怎样待咱们的?世上竟有这样狠毒的长辈,您就真没有恨过她?”
母亲一双慈目显得十分疲惫。听我说起,并没有一丁点怨意,而是用往常与人说话一样的亲切口吻对我说道:“嫁给你爸不久,我就知道了你爸是你爷爷奶奶领养的……说什么呢,总是养育之恩啊,是人都会老,现在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得到应有的照顾……总是晚辈,哪能记长辈的恨?”
在奶奶最后的日子里,母亲更是没日没夜地照应着。
奶奶回光返照时,嘴唇颤抖着对前来看望的一位亲戚说道:“我对不起这丫头……她会有好报的……”
奶奶口中的这“丫头”两字,自然指的就是我母亲。
母亲也听着了这话,她怔住了:婆婆此时送出的由衷祝福,让母亲先有些不知所措,随即便泪流满面……
打小我就觉得自己母亲总这么懦弱,而在奶奶过世之后我终于明白,母亲的坚强长在骨子里,伴随着的,还有让人敬重得流泪的善良。
记事中,更有一件事让我对母亲的大善怀有敬意。
我13岁那年,家里准备把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翻新后面的老房子。正当准备请匠人的时候,有个远房亲戚来了,说他儿子考取了中专,实在是凑不到学费,想让我父母帮忙。母亲传递给远亲这样的信息:明天给他答复。
母亲热情接待远亲时我就在现场,我当时想,该是母亲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宽慰宽慰这人罢了,因为我知道,母亲平时的节约完全可以用抠门来形容的,怎么会把全家从牙缝中抠出的要做大事的钱借给一个“边皮亲”呢?可是,第二天,当这个亲戚再次上门的时候,母亲竟然硬是把一沓钞票交到了他手上!
我当时的惊讶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而接下来母亲对我说的话,更令我对母亲刮目相看。
母亲语重心长:“丫头啊,人家借钱是办正事呀,他家孩子能考取中专,就意味着能转城市户口,能有国家安排工作,是有出息了,别说还沾些亲,就是村邻咱也得帮啊!咱家的房子暂时也不会倒,再过几年翻新也没什么,可人家孩子的前程咱可万万不能耽搁呀。”
因为这事,我到现在都为有这样的母亲引以为豪!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村妇女的宽广胸怀!
不善言辞的母亲,用行动潜移默化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感恩生活,懂得关心身边的人。我想,我现在多年如一日默默坚持做“社会妈妈”,帮助困难孩子的善举,就是从母亲的慈眉善目中传承的。
感谢妈妈啊,我是吹着您吹过的风慢慢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