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读史乐趣及鄱阳访洪

读陆春祥新作《夷坚志新说》

  一

  读史能够上瘾,读史拥有乐趣,有资格说这话的作家并不多,但一定包含浙江作家、鲁奖获得者陆春祥。短短几年中,他已经出版“陆春祥笔记新说系列”多部,影响深远。近期他又有新著《夷坚志新说》问世。

  《夷坚志新说》来自《夷坚志》。为了让读者了解原著,陆春祥在序言中有个简单介绍。《夷坚志》作者是南宋洪迈,一生醉心笔记写作,其中《夷坚志》写了420卷,可谓波涛浩荡。洪迈与父亲及两个兄弟,被后人并称“南宋四洪”,洪迈也是中国笔记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

  酷爱读史并将读史心得记录下来的陆春祥,这一次之所以选择《夷坚志》,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陆春祥心中,《夷坚志》就是南宋版的《山海经》,可以和北宋《太平广记》相比较。从《夷坚志》的精短笔记中,能够看到两宋三百年间普通民众的生活史、风俗史和心灵史。

  如何读史,怎样理解,陆春祥有着成熟的心得。他在宏观背景下,更多去关注细微之处,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在烟火陋巷的点滴之处,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之美,洞察人的内心。阅读陆春祥的“读史笔记”,仿佛感觉古人就坐在他的身边,身上带着早上的晨露,也有午后的倦怠和晚上闲聊时的轻松。

  二

  比如《鹅涎》一篇,读来非常有趣。洪迈在《夷坚志》上说,鹅涎能够化软喉咙里的鱼刺或是稻谷的芒刺。只是这样讲,似乎没有现场感,于是讲了一段小故事,说是有个小孩子在晒谷场上被芒刺卡在喉咙里,痛苦不堪,大人当即捉来旁边悠闲散步的大鹅,将鹅涎灌到孩子口中,一会儿工夫,孩子便转危为安。

  假如只是读完这个生活小常识,有些哲思短语或悠长感慨,那不是陆春祥的风格,他的读史有着时间纵深和历史并联,他继续翻阅其他书籍,发现明朝陈嘉谟有一本《本草蒙筌》,其中也有关于鹅涎的良方;另外他还查到一本今人所编《中国动物药》,上面记载数百种动物药,说到鹅涎也有此种功能。如果这时候戛然而止,应该算是满意。但陆春祥继续询问中医,于是又得到了关于鹅涎的深一层解读,鹅涎是好东西,可一旦鹅突然流下许多口水,那是生病的表现,与正常的鹅涎则是两种概念。我想,如此挖掘式的阅读,才是阅读历史笔记的真正乐趣。

  同样读来有趣的,还有《蟹化漆》一文。说是将石蟹捣碎,沥出汁水,滴在眼内,可以把生漆驱除。洪迈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个罪大恶极的盗窃犯,本来要被判处斩首,怎奈正巧碰上朝廷大赦,于是把这个盗窃犯脸上刺字后,又用生漆将他两只眼睛涂瞎。在押解囚犯前往囚牢的途中,遇到一个善良的人,告之石蟹可以化掉生漆的药方,于是囚犯买通押送他的兵卒,来到泉边,从大石头下面捉住石蟹,沥汁涂抹两天,囚犯双眼恢复正常。

  《夷坚志》原文现存两百多卷,陆春祥已经全部读完,但并没有全盘托上,而是有选择地记录感想,他在介绍古人生活、古人思想之外,同时还带来大量的历史信息。比如从这个《蟹化漆》中能够感觉出来,古时的生态环境该有多好,联想到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以及绿色发展,又是多么必要和重要。

  三

  作为笔记阅读同时又记下阅读笔记,显然已经超越私人自赏边界,成为众人瞩目的“公共产品”,那么也就面临着一个阅读趣味问题,如何抓住读者的问题。精短的笔记,有其长处也有短板,它不同于长篇小说有人物、有人物关系可以进行依托。所以笔记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吸引人。

  在这方面,陆春祥显然受到梁启超的启发。

  梁启超把阅读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为《大学》《中庸》等;第二级为《经解》《坊记》《大传》等;第三级为《月令》和《曲礼》之一部分等;第四级为其他杂书。梁启超说,第一等级的诸篇必须精读,第二、三等级为摘读。反过来理解,梁启超能够下此论断,是因为他划分的这四个等级书籍他已经全部读过,否则又如何下此论断?

  显然,大量的阅读才是知晓如何选择名篇、如何精准阅读的不二法则。几年来,陆春祥经过浩瀚般的笔记文学的阅读,为他精选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陆春祥在去年疫情期间写完《夷坚志新说》,今年春季在紧张繁忙的工作、写作之余,又特地去了一次洪迈家乡——江西鄱阳双港镇蒋家村。

  他不辞辛苦前往洪迈墓地的所在地龙吼山,在洪迈墓前静静伫立,表达“迟到的问候”,并用“鄱阳访洪”这一具体行动,表现对洪迈的敬仰与尊崇,同时也给自己的“读史笔记”写下令人感动的“生活后记”。

  陆春祥曾经说过,他因为读《夷坚志》而喜欢洪迈,因此写了《夷坚志新说》;他也希望大家去阅读《夷坚志》,也能写出每个人心中的“夷坚志新说”。当然,他还不忘叮嘱,一定要在泛读基础上去精读,只有在精读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

  《夷坚志新说》,陆春祥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68元

  | 武歆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