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从《无锡市和美乡村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内首部和美乡村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和美乡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以立法的形式固化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为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条例》共8章67条,聚焦建设农业高质高效的品质田园、乡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生活富裕富足的幸福乐园、社会和谐善治的文明村园,在明确和美乡村工作基本原则、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对村庄规划与村落保护、环境提升与美丽家园、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谐善治与乡风文明、保障措施与监督管理进行了规范。
村庄规划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条例》要求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科学合理安排村庄布局,注重加强村庄设计,鼓励运用乡村建设美学导则开展村庄设计,推行和美乡村驻村规划设计师制度提升村庄设计水平。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条例》从传统村落推荐申报、建立档案、设置保护标识标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维护历史风貌,保护乡村传统肌理。
为了提升乡村“颜值”,《条例》根据本市实际,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生活污水处理、河道综合整治、杆线整治、村庄绿化、田容田貌整治等12个方面系统构建针对性制度规范,促进乡村环境全面提升。同时,《条例》统筹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并要求住建部门编制符合地域文化特质、体现村庄整体风貌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免费供村民建房参考和选用。
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出行及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需要;并围绕加强农村教育、医疗、重点人群关爱服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保障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和美乡村建设更要提升乡村文化内核和精神风貌,《条例》聚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要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资源配送力度,丰富乡村文化体育生活;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传承和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