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声 文 |
以往我买书,确实纯粹为了读,只是时代变迁岁月流逝,慢慢竟感觉买书、存书、藏书竟还有如此多的味道与雅意。特别是看了《闲话藏书》《逛旧书店淘旧书》《游寓他乡记淘书》《旧书业的郁闷》《孙犁书话》《四季随笔》等书后,更是对有关书的轶事、氛围特别敏感而神往,对于原来并不注意的签名本,如今也留心起来。
其中《翟永明诗集》为硬壳精装本带书衣,翟永明签赠给ZJZ,2007年暑假在潘家园旧书市场不到10元买下。我觉得此集最珍贵的,是画家何多苓先生给女诗人画的封面上的油画和素描的像,还有就是书前面女诗人的多幅黑白照片,以及她的手迹。凡写诗以及爱读诗的人看此后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自不用多说。
《清凉赋》是伍立杨先生早年(时在1990年)一部新诗集,如今已成孤本,扉页只有他和他朋友的署名,没有题字,得于潘家园旧书市场。常常被这本薄薄的小诗集中流露的那种幽静深远之气深深打动。
《铁屋中的呐喊》是2010年8月,得书于北京大成双赢市场二楼旧书市场。当时不知,当天回家翻看时,发现余杰的签名,标明时间为1998年9月28日,他题字内容是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笔给人感觉洒脱中不失稳重大气,那时余杰还不像后来那么出名且有影响力吧。
《有鸟飞过》,200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印数4000册,苏历铭著。扉页上碳素钢笔横排题写“延滨先生雅正 苏历铭 2000年5月”。此书在北京购得于潘家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石家庄师专读书时,爱诗如烧,当时知道一个消息,就是大学生诗人中有叫苏历铭和杨榴红的合著了一本诗集《白沙岛》,在那个年龄,是多么神往此种事情啊。遗憾的是至今未见那本《白沙岛》,但苏历铭的名字就这样记住了。
《逝者如斯》,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三代诗人赵野个人诗集。封面为欧阳江河题字,毛笔竖写,四个字涂抹划下,飘升慢浮悠远散逸。这也标明或暗示着此诗集所达到的“标准与尺度”吧。扉页碳素钢笔横排写有“KZ兄存正 赵野 2005-4北京”字样。寥寥字迹中弥漫着淡泊之远,这可能是历经诗歌与人生的波澜沧桑后,驻足回首一瞥时像是什么事都不想提起的一种情怀吧。此书是在北京潘家园旧书摊淘得,5元。
《墙里化石》,1999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印数3000册,哑默著。此书58万字,888页,可谓小型巨著。如今,我想就是写诗读诗的人们可能也很少有人知道哑默的名字,但他与食指、黄翔同为朦胧诗先行诗人。而哑默则像他的名字一样活生生地被时代埋葬了。《哑默 世纪的守灵人》为他的诗文合集,包括诗歌、散文诗、随笔、散文、小说、非模式文学、自传性文艺回忆录,书后有陶嘉、王家鸿、张嘉彦、黄翔、王强等人的跋。书的封面整体为墙的图案,沧桑斑驳,正中是诗人的头像,整体色调为蓝色,书名“墙里化石”四个大字为灰白立体竖排在书封面右侧。左上角黑体大字:哑默 世纪的守灵人。有一种奇异的哀悼气息。在这一大厚册的目录页上端的空白部分,是诗人哑默的手迹题词——开霞:从山里出来的人也许在这里能找到故园。哑默 2005-2-贵阳。书前有哑默三幅彩照与一页手稿影印。此书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
《再见——20世纪:当代中国大陆学院诗选<1979—1988>》,1991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扉页为编选者老愚先生(高晓岩)用蓝色圆珠笔写给我的赠言:海声兄,新世纪必定是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放弃抗争的话。老愚 1991-10-20。这是笔者在1991年去北京安外六铺炕的工人出版社拜访求教高晓岩先生时,他所赠送。此书中所选可以看出众多后来的诗歌大家的起源过程。编者在序言中说:曾经高扬的青春如今已平淡、安宁了。是的,早就平淡、安宁了。
《本质——万夏作品集·诗歌卷》《丧——万夏作品集·小说卷》,200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没标印数,同样估计印数不会多,万夏著。扉页碳素钢笔题有:某某道兄指正 2001年夏天 万夏。此书16开,全部铜版纸印刷。诗歌卷有很多幅国外名家的黑白版画。此书购自孔夫子旧书网。关于万夏,这个第三代诗人中的超级人物,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因为第三代诗人中的另一个诗人杨黎在他那本大开本的巨厚而且其中照片巨多的《灿烂》中说得够多了。补充一点:记得1989年春在《文学角》杂志上看见过一篇王寅写的诗人万夏的印象记《万夏或一个诗人的基本服饰》,记忆颇深,从那开始,记住了万夏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