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春 文 |
在无锡经济学家群体中,最为闪耀的就是以孙冶方、薛暮桥为代表的“双子星”。孙冶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改革思想。正如张卓元先生所说,“孙冶方经济理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对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的主张,以及提出的一系列经济观点,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最近,由浦徐进、黄胜平主编的《新时代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一书,是孙冶方经济科学研究院“纪念孙冶方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经济理论研究部分的学术论文集,以“研究孙冶方经济理论,助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了关于孙冶方经济理论多层面的研究成果,展现出该领域的学术前沿与学术活力。此书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聚焦会议主题,紧密对接无锡和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首先,该文集重视对孙冶方经济理论的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研究。《孙冶方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启示》等文,从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出发,将孙冶方经济理论,置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视野下,分析孙冶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重维度,探寻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启示,从整体上把握孙冶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和卓越贡献,有利于深化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考动力。
其次,该文集注重对孙冶方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中理论资源与现实资源的研究。理论资源是构建某一理论的立论基础和立论前提。《孙冶方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作出的艰苦探索与理论贡献》《新经济政策的苏联与孙冶方早期思想》等文,注重对孙冶方经济理论的理论资源的研究,论述了孙冶方修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勇气和学术贡献;《孙冶方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与发展》等文,基于孙冶方对西方经济学价值和理论缺陷的辩证分析,进而指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方向。现实资源则为某一理论的构建提供重要来源和支撑。《1958年无锡农村调查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文,则将研究视角对准以孙冶方、薛暮桥为代表的无锡籍经济学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考察研究,总结其“以问题为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理论内涵与研究范式,并进而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建构原则。
再次,全书聚焦当下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集既有对孙冶方的价值理论、“最小—最大”理论、企业技改理论、经济效益理论、成本理论、统计思想、货币金融思想的基础性研究,又注重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开展实证性研究,以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命题。书中多篇文章从多种角度找寻孙冶方经济理论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如《孙冶方经济思想与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启示》,针对无锡乃至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找寻苏南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其发展问题与瓶颈进行深入剖析,并为苏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创新路径。部分文章则论述了孙冶方经济理论在国企改革、民营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统计建设等多层面的重要作用。书中还有一些文章从孙冶方的价值理论、“最小—最大”理论、协同理论出发,剖析孙冶方经济理论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开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策略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孙冶方价值理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研究》,立足无锡的“465”现代产业集群,为无锡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制度体系的多维对策,对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无锡正在切实发挥经济大市的带动和支柱作用,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这一切为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素材。孙冶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得以深入研究和传承,反过来又为无锡乃至全国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
《新时代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浦徐进、黄胜平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定价:1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