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卫春 文 |
转眼间,我在宜兴市老干部大学担任客座教师整整十年了。
回首2015年,我从医院管理岗位退出后,有幸在朋友推荐下到宜兴市老干部大学做了一次健康讲座。那次讲座的反馈不错,随后在学校的邀请下,我于2016年春季学期正式成为中医保健(后更名为养生保健)的客座教师。
十年来,收获了无数珍贵的回忆:
2018年,被评为学校第三批名教师。
2019年和2024年,两次作为生活艺术系名教师代表上示范课。
2019年,我将四年教学内容整理成48万字的《老年健康之路》,献给学校建校10周年。
2022年,修订版《老年健康之路》荣获“江苏省老年大学优秀教材奖”。
这本教材都有些什么内容呢?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老年学员的需求量身定制,以3—5年作为一个周期体量,选取160多个专题,分成12个章节,依次为“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四季养生”“国医话养生”“跟长寿老人学养生”“穴位按摩养生”“食药养生”“自我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与保健”“走出保健误区”“防病治病”“看病吃药必读”“读懂体检报告”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融合,其中心始终围绕老年人如何科学养生保健这个主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十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把每一堂课都上成示范课。我的理念是:在老干部大学上课的过程,不应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本身就应该是一项对老年学员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体操,是保健和长寿的一种修炼,这一切都必须贯穿在老师的言行举止上,老师就是有效的老人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甘做老人们的“长生果”。
十年,我始终如一不遗余力培育同学们树立以下观念:
1.心态年轻,人生不老。无论70、80还是90岁,只要心态年轻,我们就是“青年人”!
2.养生保健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最忌“一日曝十日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行动比想法更重要。正所谓:养生不能马上让你年轻10岁,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和周围的人都老了10岁,而你还仍然是今天的样子。养生不能马上让你的病痊愈,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的人或许都渐渐已离去,而你还是今天的样子。
3.顺天应时,把握生命规律,强身健体,无病防病,防患未然,健康有质量地活着。
4.理性面对衰老。衰老是任何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千万不要把衰老当成了病,也千万别把衰老不当回事,量力而行,顺势而为。不惧老、敬畏老,才能走得更远。
5.有疾病不等于不健康。科学管理慢性病,你依然可以是一个健康的人。如一个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控制血压,他就是一个病人,而他积极治疗,把血压等控制在正常范围,他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千万别再纠结于我是病人,徒增心理负担。
6.理性面对健康服务和产品。“健康的人想更健康,不健康的人想恢复健康”。老年人有很多的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和市场,面向老年人直接的健康服务和产品包括养生、教育、旅游、服饰、食品等等。必须理性面对,谨慎选择,不可盲从和迷信。
7.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牢记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8.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医生。而是让大家更有见识,提升大家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变成具备辨识能力的明白人。
9.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养生保健,十年一剑。十年来,我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去做了,虽不是尽善尽美,但一直都尽心尽力。
教学是互动的艺术,这十年里,我与学员们亦师亦友。他们的热情与信任让我感动,也让我在教学相长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与快乐。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为老年生活提前做好了“保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
我们的目标是:120岁!
心似少年,身如松柏,共赴百廿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