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一个多月的深夜“嗡嗡”声,是悬在梁溪区瑞丰社区丰泽苑高阿姨心头的烦忧。楼下超市外墙的水泵低频噪音,穿透墙壁,让她彻夜难眠。如今,随着水泵“搬家”并穿上“隔音衣”,困扰高阿姨和邻居们的噪音难题终于画上句号。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城管部门进行了回访。
今年72岁的高阿姨住在丰泽苑一栋居民楼的二楼,正下方是一家超市。多年来,依附于超市外墙的一根水管和水泵,为附近一家浴室提供循环供水,一直相安无事。然而,今年6月初,平静被打破。“那声音‘嗡嗡’的,白天还好,一到夜深人静就格外明显,感觉整个屋子都在震。”高阿姨回忆,水泵就在她家正下方,持续的噪音让她和家人经常一晚上都睡不好,苦不堪言。
居民们将问题反映给了梁溪城管广益中队。中队指导员费海旭介绍,他们先后五次前往现场勘查,最终锁定了噪音源头——正是超市外墙为浴室服务的水泵。“我们查阅了相关法规,也约谈了浴室负责人。虽然水泵本身的音量数值可能不大,但它产生的是低频噪音,频率低、波段长,穿透力极强。”费海旭解释,“这种噪音通过墙壁、管道结构传声和共振,在安静的夜晚尤为恼人,就像有只蚊子在你耳边飞,让人难以入眠。”加之浴室营业高峰在晚上,水泵运转时间恰好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重合。
浴室经营方表示,水泵是维持其水循环的关键设备,唯一的进水通道依赖于此,关停将严重影响经营。既然水泵不能停,那能否将它“请走”?城管中队与瑞丰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协商,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实施“水泵内迁+管道延伸”改造,核心思路是将暴露在室外的噪音源——水泵,迁移至室内墙体内部,并加装隔音措施,让它远离居民楼。
然而,方案落地遇到了新难题。水泵虽为浴室所用,但物理位置却在超市外墙下方,距离浴室尚有一段距离。“最理想的是就近移到室内,但超市刚装修完不久,破墙施工必然带来影响。”费海旭坦言。超市经理也有顾虑:水泵移入室内后,会不会产生噪音或异味影响购物环境?是否会破坏布局影响客流?
面对超市方的疑虑,城管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详细的改造图纸和隔音降噪方案,多次上门与超市经理沟通。“我们摆事实讲道理,解释清楚管道开口很小,会避开顾客主要动线;水泵体积不大,可以放在隐蔽位置;更重要的是,会加装专业隔音棉,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影响。”超市经理最终被说服,同意将水泵迁移至超市内相对偏僻且结构承重合适的生鲜肉区。
改造工程随即启动,历时两周。改造过程中,梁溪城管广益中队副分队长胡申涛化身“施工监督员”和“商户协调员”,几乎每天清晨都到现场跟进进度,确保施工规范,并及时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改造完成后,分队长丁晓冬则带领队员,会同社区工作人员连续两天进行现场噪音监测,并挨家挨户上门回访高阿姨等受影响居民,认真听取他们对整改效果的反馈。最终确认,困扰居民的低频噪音已显著降低至可接受范围,改造达到预期效果。
如今,曾经暴露在超市外墙的“扰民泵”,已在超市生鲜肉区的生肉加工切割台下“安家落户”。在售货柜和冷冻肉柜的视线阻挡下,水泵几乎“隐形”。更重要的是,经过专业的隔音包裹,其运行噪音已大幅减弱,不再侵扰楼上的宁静。
8月5日上午,心怀感激的高阿姨将一面印有“真心服务、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梁溪区广益街道城管中队和瑞丰社区。“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高阿姨欣慰地说,“现在晚上家里很安静,一点不吵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晚报记者 施剑平 见习记者 朱冰冰/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