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8天拉动1504万元消费

“飞北赛”打造“赛事+”新范式

  昨天,随着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以下简称“飞北赛”)数据出炉,一场以“赛”为媒的经济盛宴正式揭晓:8天赛事期间,5137名参赛选手及随行人员拉动无锡直接经济消费约1504.2万元,其中住宿消费占比超70%。这场集科技、竞技与文旅于一体的青少年赛事,正成为无锡打造“赛事之城”的新引擎。

  从赛场到景区

  青春身影拉长消费链条

  上午10点,惠山古镇的泥人博物馆前,来自甘肃的12岁选手马宇轩正举着手机拍摄非遗传承人捏泥人。这个刚在“飞北赛”上获得好成绩的男孩满脸兴奋:“我们一起参赛的几个好朋友去了鼋头渚、梅园,明天还要去苏州拙政园。”这样的场景在赛事结束后随处可见。据组委会统计,本次“飞北赛”吸引的74支代表队中,超六成团队选择“赛前早到3天+赛后延留2天”的行程。无锡体育中心周边的全季酒店、湖滨饭店、君来世尊酒店等,赛事期间客房入住率连续9天保持100%,从新疆、海南等地远道而来的团队甚至一次性预订了10天房间。“很多家长是‘陪赛+度假’模式,白天送孩子去赛场,下午就去南长街、拈花湾打卡。”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期间酒店的亲子房预订量比往常翻了三倍,早餐时段总能听到各地口音讨论着“昨晚的夜景真美”。

  赛事的辐射力不止于无锡。上海、苏州、常州等长三角城市成了选手们的“第二赛场”。来自福建的参赛家庭组成了30人的旅行团,赛后专程乘坐高铁从无锡前往上海迪士尼;贵州选手们则选择了“无锡三国水浒城+常州恐龙园”的主题游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7月25日至8月4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39%,其中外地青少年游客占比达38%,“飞北赛”相关关键词在各大旅游平台的搜索量环比上涨217%。赛场内的热度同样惊人。19.6万人次的观赛人群中,38.4%来自省外,苏州、上海、盐城的观众构成了“客场助威团”主力。他们带着折叠椅、防晒帽,在看台上为素不相识的选手加油,中场休息时则涌向周边的餐饮区。

  1504万元消费账单

  破解赛事经济的“无锡密码”

  8天1504.2万元,“飞北赛”交出的这份消费成绩单,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消费场景。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住宿消费以1075.8万元占据“大头”。此次江南中学新城校区是一个比赛点,来自北京的张女士一家在附近的精品酒店订了两间房,“孩子比赛5天,我们多留了3天逛无锡,房费虽然花了2000多元,但能让他在鼋头渚看到真正的太湖,比课本上的图片生动多了。”据酒店工作人员透露,赛事期间客房一房难求,不少家庭选择“拼房观赛”,衍生出特殊的“航空主题社交”。交通消费达71.4万元,“我们一家三口从海南飞来,光机票就花了6000多元,但孩子说看到那么多飞机模型,值了。”来自海口的家长王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外地家庭的心声。357万元的餐饮消费里,还有无锡味道的参与,无锡体育中心外的餐饮街区,日均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消费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飞北赛”带动的间接消费,如景区门票、文创产品、交通延伸服务等是直接消费的2.3倍,远超传统旅游旺季的消费增长水平。“这说明‘赛事+’的模式正在成熟,选手不再是单纯的参赛者,而是变成了游客、消费者,甚至是城市宣传员。”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

  赛事经济再进阶

  从“一场赛事”到“一种生态”

  “飞北赛”的消费热力,只是无锡“赛事经济”版图的一角。继锡马成为城市名片后,这座城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赛事+”时代。7月底落幕的2025WDSF亚洲体育舞蹈节,创下了2.0365亿元的直接经济影响纪录。45个国家的选手不仅带来了精彩对决,更带动了亲友团的“无锡深度游”:90%的境外选手表示会推荐无锡,76%的人计划三年内重游。当时,拈花湾的禅意表演、清名桥的夜景游船,成了外国选手社交媒体上的高频标签。

  “赛事经济的核心,是‘人’的聚集和‘情’的连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赛事精准触达不同客群,形成了互补的消费生态。无锡的“赛事经济”布局已形成梯队效应:锡马主打“全民健身+城市景观”,“飞北赛”聚焦“科技教育+亲子研学”,亚洲体育舞蹈节则瞄准“国际交流+高端消费”。正如一位甘肃飞北教练在朋友圈写的:“本是为火箭而来,却被太湖的晚霞留住。无锡的厉害之处,是让一场比赛变成了一段记忆。”当赛事成为城市IP,游客变常客,消费才能从节点爆发走向持续繁荣。(晚报记者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