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高效调解涉企纠纷促“双赢”

  近日,一起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分别为惠山法院民二庭法官送来了锦旗。一场高效、智慧的调解,成功化解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等多重危机,最终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2022年起,大发公司(化名)委托天天公司(化名)对其出口海外的设备零部件进行无损检测。然而,海外客户收货后发现部分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并以此为由拒绝向大发公司支付货款数千万元。损失惨重的大发公司认为问题出在产品的检测环节,于是决定停止向天天公司支付剩余检测费。多次沟通无果后,天天公司一纸诉状将大发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相应检测费,并申请对大发公司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之后,惠山法院依法冻结了大发公司银行账户内的1000余万元。

  “法官,我们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贷款马上就要到期,公司真的快撑不住了!”电话里,大发公司的负责人语气十分激动。很显然,账户冻结对其公司的影响很大。大发公司负责人告诉承办法官,该公司银行贷款即将到期,若无法周转还款,将触发银行抽贷、压贷,企业信用可能随之大受影响,后续融资无望。加之,厂里数百名工人因工资被拖欠已出现讨薪苗头,若无法及时支付工人工资,不仅工人生计受困,更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企业也可能彻底停摆。

  雪上加霜的是,本案牵涉复杂的涉外因素,海外客户的检测报告、海外客户发来的电子邮件等关键证据的搜集、梳理、汇总都耗时耗力,问题零部件的溯源更是如同大海捞针,难度极大。可以预见,这场官司将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然而,大发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已迫在眉睫。

  “企业现在命悬一线,背后是几百个家庭的生计和区域金融的稳定。‘竭泽而渔’只会两败俱伤,‘放水养鱼’才能实现双赢。”了解到大发公司的生死困境后,惠山法院民二庭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对策,认为应优先选择调解方式化解这起纠纷。

  承办法官主动与天天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告知其大发公司面临的特殊困境及因此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强调“放水养鱼”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及债权的实现。“大发公司目前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公司要是倒了,贵公司的债权恐怕更难实现。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先保住企业的正常经营,再解决纠纷?”经过承办法官释法明理、剖析利害,天天公司负责人的态度有所松动,表示愿意尝试调解。另一边,承办法官督促大发公司拿出最大的诚意和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

  在三次集中调解中,承办法官有序引导双方聚焦核心问题,寻找利益平衡点,调解方案也在反复磋商、修改中逐渐清晰。在贷款到期前一周,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之后,大发公司向天天公司支付了相应款项,法院根据天天公司的申请,解除了对大发公司银行账户的查封。“活了!公司有救了!感谢!”收到公司银行账户解冻的消息后,大发公司负责人长舒一口气。与此同时,天天公司负责人也对法院高效化解这起纠纷连连称赞。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