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9日,在梁溪区民丰路上的一家咖啡馆内,正在开展一场关于生命、死亡与告别的讨论。这是第六期无锡“生命咖啡馆”活动现场,组织者是两位“00后”社工——杨雨虹和王茜。
当天下午3点,11个陌生人围坐在长桌前,一起谈论生命、死亡与告别。他们当中有大学生、癌症患者、公益组织工作者、处在离职待业期的年轻人,也有刚刚失去至亲的中年阿姨。其中,已在上海定居的李姐,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生命咖啡馆”的海报觉得十分新奇,便从上海赶赴无锡来参加此次活动。
作为安宁疗护与殡仪馆社工,杨雨虹与王茜经常穿梭在医院和殡仪馆之间,见证了太多生命与死亡的故事,“所以我们想创造一个空间,让人们能用虚拟身份和陌生人一起从死亡出发,思考生命的意义。”
于是,她们在江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悦的指导下,联合本地公益组织“三杯茶”,开启了无锡“生命咖啡馆”活动。王茜坦言,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上海的“死亡咖啡馆”。但她们把名字改成了更温和的“生命咖啡馆”,并将活动海报发布在社交媒体和个人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讨论。
“当死亡成为全民禁忌,生命便缺了最重要的一课。”王茜在“茜虹是社工”的公众号上写道。在“生命咖啡馆”的前五期活动中,她们将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坦诚对话搬到了医院内部、殡仪馆里、读书会中,探索通过诸多方式来让沉重的死亡得以言说,目前已有60余人参加过活动。杨雨虹说,未来她们会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将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拥抱当下的生活。直面终点,是为了更有勇气走好当下的路。”(见习记者 朱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