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观赛“流量”变“留量”

“苏超+”串起基层服务新纽带

  “苏超”赛事正热,如何精准承接这波流量,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服务动能?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多个街道和社区以“苏超+”为纽带,持续推出创新服务模式,借助“第二观赛现场”汇聚人气,组织丰富多元的融合活动。一场足球赛,不仅点燃了市民的体育热情,更成为基层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创新平台。就业服务、政策咨询、美食市集、亲子互动和文明实践——这些看似与体育并无直接关联的元素,正通过“苏超+”实现有机融合,将短暂的观赛“流量”转化为持久而温暖的服务“留量”。

  在梁溪区黄巷街道五河社区,“点亮星夜”主题夜市彻底刷新了人们对社区活动的印象。这里打造的“第二观赛现场”,成为今夏无锡基层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借鉴‘夜市经济’思路,推出‘就业夜市’,利用晚间人流高峰,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了解最新就业政策。”黄巷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就业指导区设置在夜市入口显眼位置,工作人员围绕就业补贴、人才引进、社保缴纳等热点问题,提供“一对一”精准解答。“来看球还能顺便咨询政策,太接地气了!”正处在求职迷茫期的大学生小李连连称赞。现场还设有职业规划师摊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全方位指导。

  如何借助“苏超”热度激发社区消费活力?五河社区的“苏超”夜市中,休闲美食区人气火爆,多家商户推出特价观赛商品,柠檬水、大米卷、玩具等销量火爆。“这是我们首次尝试‘苏超’主题夜市,效果远超预期。”五河社区工作人员黄炜表示,以往社区活动多在白天,参与的年轻人不多,这次借助晚间赛事,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商户营业额也显著提升。

  在惠山区钱桥街道,“苏超”美食夜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小舜加油站”小程序打造数字化参与平台,实现活动报名、积分兑换一键操作,提升了便民服务的效率。夜市上,安井食品、海景壹号大酒店等本土企业携多款特色美食亮相,为市民带来味觉盛宴,有效拉动了区域消费增长。

  “赛事+市集”的创新模式,成功将球迷的观赛热情转化为实际消费动力,展现出“体育经济”对城市消费的强劲拉动。当公共服务遇上创新思维,“流量”就能变成“留量”。在无锡,正有越来越多的赛场激情化为社区温情,体育赛事正成为连接人与人、服务与需求的新纽带。

  (毛岑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