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二泉月·文学

咖啡有故事

  | 安歌 文 |

  海盐曾经有家上岛咖啡,在新桥路上。我在那里喝到了生平第一杯咖啡,如果没有记错,是卡布基诺。

  喜欢它是因为咖啡上面铺了一层奶泡,有简单的心形或者树叶图案,撒着些寡淡的肉桂粉,吃上去有牛奶的香甜和咖啡的醇酽。但我习惯分开吃,或者先把香甜的奶泡舀着吃完,再一口气喝光咖啡,更多时候我喜欢先用吸管去吸掉下面一层略苦的咖啡,留下越来越下沉的奶泡,最后把余下的倒进嘴里,完全不优雅。

  当然这些都是我一个人时候干的事儿。那些日子经常腻在上岛咖啡,除了学会喝咖啡,还学会了写小说。一个简单而幼稚的爱情故事,发表在一本县级刊物上,题目就是《上岛咖啡》。当时还很是年轻,觉得如果只有咖啡没有爱情故事,便愧对了这一个个落雨的日子,倒也无其他。

  过了不久,我同学开了家名典咖啡,我投资了一笔钱,于是在咖啡店耗日子就显得更理所当然。但那时候我已经基本不喝卡布奇诺了,那是喝不惯咖啡底味的人初始的选择。我喝遍店里的每一款咖啡,反复对比后,选择了摩卡,口感更丰富,夹杂了巧克力的味道。有时候也喝拿铁,是意式的拿铁,没有奶泡,只有咖啡和牛奶,口味简单。

  当然有段时间还喝蓝山咖啡,那更简约了,深褐色的一杯,用精美的杯碟小心翼翼地放置眼前,加糖加奶,轻轻柔柔地搅拌。但喜欢它的时间并不久,感觉那是中年男人的选择,还得是穿衬衫戴劳力士手表的那种。事实上我的预感是正确的,正宗的牙买加蓝山咖啡产量低,价格贵,不是我随便可以吃得起的。

  我喝咖啡,是有阶段性的。一个时间段喝一种咖啡,过个时间段再换一种,倒是有点像我的行事风格:热衷的事儿有很多,但得排着队一件一件来,否则会混淆概念。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在不同的阶段,结交不同的朋友。

  在名典咖啡的日子里,除了喝咖啡和发呆,自然还有很多时间,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的。

  记不得和多少朋友一起喝过咖啡,但彼时最欢喜和珍一起,跟她聊天是天南海北的畅通。她喝焦糖玛奇朵的时候比较多,舀一小勺放嘴里,夸张地砸吧几下,又扑哧一笑,仿佛品尝到的是琼浆玉液。珍习惯短发,心情好的时候耳边的一缕发丝会被她折腾得飞扬起来,整个神情看上去颇是倨傲。然而她一开口说话,又会让人抑制不住地笑。我们时常会选择在大厅靠窗的沙发上坐,远远望过来,是两位时尚而有味道的女子在有涵养地交流。事实上我们的话题早已飞越了十万八千里,而且什么内容都敢聊。那种一个眼神都可以会心一笑的默契,如同一杯温润的牛乳拿铁,咖啡与牛奶自然交融。

  也有生命里最暗淡的一段日子,我躲在咖啡店最里面的摇椅上喝不加糖不加奶的清咖。伟总能找到我,不动声色地将我面前的咖啡换成了红茶。他是我同学,尽管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并不熟。

  我在他面前偶尔会崩溃,哭得毫无保留。他不是容易亲近的人,却给予了我足够的耐心和温厚,包括接纳我所有的坏脾气。于是我忽然就有了生活的底气,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笑容越来越多,他快乐着我的快乐,慢慢退出了我的生活,从此不复相见。很多时候,我讨厌咖啡带给人太清晰的思维,我洞察了彼此的心思,却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我终究是自私的。

  仿佛就是这样淡出咖啡店,我开始喝速溶咖啡。哪怕是最简单的雀巢咖啡也可以,在午后泡上热腾腾的一杯,让咖啡的香溅得四处都是。而我闻着香,并不急于去喝掉,只是看它慢慢冷却。

  有天入手了款我国台湾的玛翡咖啡,来自嘉义的阿里山山脉,本来并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在午后开车的时候泡在玻璃杯里防瞌睡。结果在等红灯的时候喝了一口,竟惊为天人,那是花香和草香的融合,口感香醇且余韵悠远,真是太奇妙的感受。彼时买茶是阿里山的,咖啡还是阿里山,除却口味的欢喜,还源于一份更深远的牵挂。

  后来看电影《一点就到家》,被“远山树林的味道”所吸引,赶紧又追了些回来。那是款云南弗里杨挂耳咖啡,浓而不烈,适合在办公室慢慢品用。我把杯子置放在恒温底盘上,香气便不疾不徐,一杯喝完醇香依然浓郁,可以续喝第二杯。如此整个半天,都浸润在咖啡独有的浓香里,夹杂着果味,颇有榛果咖啡的意境。

  朋友相交的某些神似也是很奇妙的,譬如我和双子,除了一样喜欢文字,还同样钟情咖啡。有段时间双子因身体原因不能再肆意喝咖啡,我便去淘小号的咖啡杯,方便她解馋。而同样双子在喝到有味道的魔迪卡咖啡时,立马投喂了过来。那是款经典白咖啡,口感绵密无涩感,我喝着它,居然又品到了最初尝试的卡布奇诺之味。

  我自然也是用过咖啡机的,意式的红色的,外形高贵优雅。但我很少使用它,觉得烦琐,喝一杯咖啡,便得清洗很久。于是再买一款简式的咖啡机,使用倒是简洁,但出来的咖啡偏于寡淡,没有了咖啡应有的原味。

  因此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去星巴克打包一杯馥芮白,据说是模仿澳大利亚的国宝咖啡,口感丝滑柔软。只是星巴克的咖啡终究是偏甜了些,但仅仅是用来支撑看书或者码字,倒也是很妥帖的。

  好友相聚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去咖啡店的。宽敞的大厅,工业风的装饰,来几杯温暖而好看的烤巴旦木牛乳拿铁或者福满栗绒拿铁,轻轻搅动,慢慢品尝,加上熟知的表情和语调,真的很让人上瘾。

  好像就是这样了,咖啡与我,已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