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无锡市数据局获悉,位于马山的无锡政务云创新展示中心已于近期正式面向市民开放。一座会思考的城市是什么模样?在这里,答案正变得触手可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更新的城市画像、智能调度的政务云平台——它不是传统的展览馆,更像一座正在运行的“城市大脑”中枢。它通过六大展区全面呈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宛如一座可触可感的“数字生活博物馆”。
政务云平台:聚“数”成河实时展现
走进位于马山的展示中心,巨大的数字屏上流光溢彩。这里是长三角算力集群的核心枢纽之一,也是中国移动全国八大算力中心之一。“这里就是我们政务云的‘心脏’。”讲解员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流介绍,“从2010年至今,无锡政务云实现了从孤岛式架构到资源池整合,再到云服务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市数据局数字政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主、两备、X节点”的架构设计,无锡构建了集约化布局的政务云体系。预计到2027年,将实现全市非涉密系统100%上云、多云平台100%纳管、区县100%接入政务云的目标。
无锡这座千年水韵古城,正经历一场数字赋能的重生。“政务云就像城市的数字底座,让原本孤立的数据汇成江河,滋养城市每个细胞。”展厅里,讲解员这样比喻。她身后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政务云平台如何将分散的数据资源整合调度,让“数字无锡”从想象变为现实。
数字沙盘:清晰“透视”城市角落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展厅中央的AR增强现实沙盘。“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无锡的数字生态沙盘。”讲解员轻触屏幕,整座城市的数字脉搏清晰可见。从太湖水系的蓝藻监测到南长街的无人清扫车,从海岸城商圈的自动驾驶小巴到社区里的智慧养老,数字技术已渗透这座城市每个角落。这个创新的展示平台将无锡城市治理的数字孪生镜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当参观者扫描沙盘模型旁的二维码,动态交通场景立刻“活”了起来。L4级自动驾驶小巴正在道路上平稳行驶,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多视角摄像头,构建起360度无盲区感知系统。“它不仅能够自主决策、动态避障,更能通过云端智能算法实时解析复杂路况。”讲解员解释道。
转而查看城市智能环卫作业情况,无人驾驶清扫车的工作场景跃然眼前。这款清扫车融合了惯性运动传感器与多源感知技术。它不仅能自主完成清洁任务,还能实时上传数据,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监管”的闭环系统。传统与现代,在这条古街上实现了奇妙融合。
数据资源:24小时“包办”日常
技术的光芒,最终要照进普通人的生活。在“无锡24小时”沉浸式体验区,参观者可以跟随镜头感受无锡的数字化成果是如何融入市民生活的:清早,智能交通系统为市民上班出行优化路线;上午,“锡企服务平台”的智能助手协助企业家做决策;下午,无人机智能巡航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无锡”的生活近在眼前。
在“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的实时大屏上,数字人助手正在为企业解读最新政策。这个平台已成为61万家企业的“贴心管家”,累计服务超1140万次。
在智慧社区展区,墙上的数据显示:全市已有超60%社区建成智慧平台,3600个服务点串联起“15分钟生活圈”。基层治理因此提效,群众自治更加活跃,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真正下沉到居民身边。
“没想到我们每天的便捷生活背后,有如此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在支撑。”不少参观者表示,无锡政务云创新展示中心不仅是一座展示技术创新的博物馆,更是一扇窥见未来数字生活的窗口。在这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再是空泛的技术概念,而是融入日常每个瞬间的贴心服务。(晚报记者 毛岑岑/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