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村庄,全紧挨着河道或大水塘。我的老家门前,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伯渎河,河南河北,用乡俚俗语说,那是两三百户人家的长村大巷。那时,家家户户人丁兴旺,小孩特多。不分四季,利用宽阔的水面,大呼小叫邀上小伙伴,来个“削水片”比赛,这成了我们乡下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之一。
削水片,书面语称“打水漂”。虽然打水漂听起来很洋气,还有投进去后如石沉大海化作泡影的引申义,但从动作的标准意义上说,一个“削”与一个“打”字,我总觉得用“削”来表达,更贴切、直白、形象,更接地气。
削水片,最随手可得的材质是瓦片。那时庄稼的肥力,有一小部分来自罱河泥。无论用网夹,还是用畚箕扒,抑或用网袋拖,淤泥里的瓦片都得往岸边扔。周而复始的罱河泥,加上造房起屋,屋顶修缮的碎瓦,全都倒放于河滩。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常玩常有的机会。流经我家门前的伯渎河,水域很宽,又有平缓的岸滩,所以是我们玩水漂的理想地方。
将扁型又略带小弧度的瓦片或石片、瓷片,用拇指与食指勾住,让它呈水平后,脚跟站稳,收腹侧腰,手腕一发力,小手臂一挥,瓦片就“嚓嚓嚓”贴着水面,像三级跳远状向前跃动,直至沉入水底。
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后来,我们就开始比谁漂得远,还让一小伙伴站在不远处当裁判,当然只能目测。有点心计的,会找来润光发亮的瓷片削。瓷片平滑,瓦片毛糙,在接触水面时,瓷片自有优势。为了体现公平竞争,比赛规则里要求材质得相同。
这样的比赛,时间一长,便有玩腻的感觉,于是又比谁的瓦片跃动次数多。但瓦片在水上漂的速度极快,我们还采用了两种计数方式。两个伙伴做裁判,一个看着数,一个听声音,再合计。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就采用平均值。看着那连接不断的“嚓嚓”声,无论输赢,满心喜欢油然而生。
乡土味极浓的瞬时削水片游戏,虽然在我们江南水乡几乎绝迹,但在世界范围内,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每年都会有正儿八经的打水漂锦标赛,比赛规则就以弹跳次数的多少决定胜负。
削水片,虽然仅是童年时期的一个小游戏,但它带给我的快乐与满足犹在眼前。
(过正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