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前茶 文 |
高姐侨居加拿大已有18年之久。当年,为了儿子的教育,她痛下决心,在38岁那年远渡重洋,重读硕士。她与先生年过40才重找工作、白手起家,其中艰辛,真的难以言表。这几年,高姐从事中加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可有一样,年岁渐长,她越来越怀念家乡,怀念太平洋这边的亲朋,不仅每年都要回无锡探亲,哪怕身在加拿大,中国人热爱的节日,她一样不落地都要庆祝。而老家的亲友,人托人,也把来加拿大读书的孩子托付给她关照。高姐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她的一腔母爱,逐渐给了这些后辈学生,拿他们当自家小孩看待。
鉴于当年自己也当过穷学生,她特别能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因此,临近节日,她都会花大功夫准备如小山般的节庆食品,与这些中国留学生分享。今年,加拿大疫情严重,大家都自觉保持社交距离,自农历新年以来,高姐家已许久没人上门做客。
高姐丈夫的意思,今年就夫妻俩过端午节,何必劳师动众再去湖湾里采芦苇叶、包粽子?高姐却说:“当然要包粽子!没能回国的孩子们差不多有三个月没有出门了,这个时候,能吃到家乡的红豆粽、豌豆粽、咸蛋黄肉粽,是多大的安慰。包好了粽子,咱俩开着车,一袋袋给他们送过去。搞个无接触递送,包上两层干净的袋子,就放在学生公寓的门廊上。打电话,远远看着孩子出来拿了就行。”
两口子立刻把家中最厚的围裙袖套都拿了出来,一同开车去湖边,换上高筒胶靴,“打粽叶”去。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一直走到湖水没膝的芦苇荡深处,凭着一股子巧劲,把又肥又宽的芦苇叶“打”下来。一株芦苇,符合包粽子要求的叶子只有三四片。一天下来,头被晒得发晕,若是不戴袖套,满手臂都将是芦苇叶刮出的划痕。
芦苇叶带回来,要清洗,要浸泡。同时,要准备包粽子的馅料。3月初,疫情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高姐就提前从中国超市买回了糯米、紫米、红豆等原材料,加拿大有的是速冻豌豆、冷鲜猪肉,这倒不用担心。但高姐一直买不到真空包装的咸鸭蛋。仅有的咸鸭蛋早就被宅家隔离的亚裔移民抢购一空,连鸡蛋货架上存货也快售罄。高姐只好买了8打鸡蛋,清洗干净,按照视频上的办法,现学腌蛋。洗净晾干的鸡蛋,放入高度白酒里,裹上一层酒液,杀菌去腥,再滚上一层亮晶晶的海盐,封在玻璃坛子里。她很聪明,咸鸡蛋的蛋黄同样沙沙出油。
如此,依靠自力更生,高姐包起一百多个粽子,有甜,有咸,架起火来,每批粽子煮4个钟头。高姐利用生意停滞的这段时间,自己编织五彩线网,挑选形态娟秀的咸鸡蛋,给留学生们每人编了一个祈福的鸡蛋网兜。她和先生给每个孩子手写了祝福卡片,上面多半是几句隽永的古诗词,例如“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高姐还特别在卡片上叮嘱说:“吃粽子的时候,孩子,一定要录一段小视频,安慰下你在中国牵肠挂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