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鸣 文 |
快要高考,因为疫情生活在封闭式校园的高三孩子,可以回家吃饭了。校门口的陪读小区里,取代了过去几个月消毒水味的,是从早到晚到深夜清蒸红烧黄焖乱炖的气息,各种香味汇聚成一碗碗爱意深深、期待重重的人间烟火。
租住在楼下朝北车库的隔壁班妈妈,把菜倒进热油锅,一声水油乱溅的激烈,在每天早晨5:45准时把我惊醒。于是我也在锅铲相撞的声音中,开始了长长的买菜做饭的一天。即使早晨不起油锅,中午和晚上,色香味俱全的两菜一汤还是属于基本配置,有时学得晚了,还要备好夜宵。
其他的事情且往后放一放吧,做好安神补脑增强营养和体质的“学霸餐”,成了几百个陪读妈妈的头等大事。毫无主心骨地在菜市场乱逛,也成了我每天早晨的必修课。
“两年自然生长黑土猪、小香猪”的招牌下,全市场最帅的屠夫,衔着香烟用丁烷喷枪烧蹄髈上的猪毛,我看着猪皮缩起来,心也跟着缩起来;几步之遥的摊位,穿着黑皮裙的中年妇女,捞起黄鳝往钉着钉子的木条上一摁一撕,血淋淋的脊骨就下来了,一条接一条;最狠的是杀牛蛙,大剪刀对准蛙头咔嚓一下,还没看清手指怎么动作,整张皮就被生剥活撕了下来……顾客踩着血水凑上去扫一扫二维码,接过袋子里面还在动……
经过水产区的时候,脚边的红色大盆哗啦一下,溅出一条不入眼的小鱼,撞翻了盆口夹着的硬纸板,上面是沾着鱼鳞的菜场体:正宗本河里的本鲫鱼。看不懂?那你去买精养的难吃的大鲫鱼去吧!看你家孩子三模考几分!
蟹塘虾、外塘甲鱼、葡萄园散养草鸡、吃虫柴蛋、有机花菜、露天自然红小番茄、虫眼小青菜……这个学校附近的菜场里,血腥屠戮次第发生,各种食材多到无从取舍,甚至其命名都别有深意。穿梭其中,我一直在思索:下一顿吃什么?明天吃什么?因为一天就要做两顿,一周十四顿,两周二十八顿,半个月以后,我就觉得“顿顿不重样”的既定目标,已经走上了绝路。忍不住长叹一声:本是琴书手,奈何小泉刀!
但是面对黑着眼圈,浑身散发出试卷味的孩子,该做的饭菜,还是一顿都不能少,并且一只菜都不能敷衍,毕竟孩子在学校里一小时一小时重复刷题,对眼前出现的相似的东西已经极其反胃,你又不会和他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又不懂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那只能做好后勤,在半小时的用餐时间里,上顿端出番茄蘑菇炖野生黑鱼,下顿献上西洋参山药草鸽汤,同时构思好第二天的糯米八宝鸭。
我们租住的房子恰好靠着路边,厨房下面人来人往时,聊天的絮语是芋艿豆腐汤、茄子烧小虾、毛豆子炒龙虾肉,大声的问候是碎肉夹藕饼、黑椒芦笋牛柳、草菇大骨汤……我都会默默地把它们记进自己的菜谱。还有同学妈妈发的朋友圈,其中不乏超越菜场,进入盒马境界的大菜:冬阴功汤、蒜泥澳龙、烤青花鱼、阿根廷红虾蛋炒饭……样样都值得一学。
在餐桌上短暂的相聚,他会拿过我的手机,有时候看新闻,有时候刷QQ,有时候查一下题目,有时也会夸我:嗯好!这道鸡蛋碎肉炒宽粉简直是高仿版的垃圾食品了!你的椰汁西米水果捞可以摆路边摊了!他吃过点过赞走了,我收拾着碗筷,洋洋得意地想,高考结束了,我可能会写一本做菜心得。一转念又索然,谁知道呢!也有可能,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进厨房。
成为一个母亲很多年,渐渐从前锋变为后盾,我把灿烂的年华和香浓的味道都给了他,等到他爱上这些,他也不得不长大成人离开了家。那一碗碗人间烟火,他忘记也好,记得也好。
偶尔,收拾完了我也会做一两道自己爱吃,孩子不爱的菜,清炒芹菜、凉拌苦瓜、柠檬芥末炝河虾之类的,在空荡荡就要搬离的陪读屋里,对着一张空椅子,倒上一口女儿红或者花露烧,这些菜蔬和酒都是清苦又美好的味道,沾在我的手指和味蕾上,像打开了一个缺口,成为一个母亲的往事,于是都被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