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乐龄·悦苑

母亲的格言

  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没上过一天学,用她自己的话说:“大字不识一斗,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但她特别喜欢看唱戏、听说书,她把戏曲人物和说书先生的唱与念,经过消化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格言,用来教育子女。在她熏陶下,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就是村里公认的好孩子,长大以后个个正直、厚道。

  大哥12岁时,去东邻的婶婶家找小伙伴玩。正赶上鸡下蛋,哥哥见院里没人,捡起鸡蛋揣进裤兜就跑回了家。刚进家婶婶就找来了,婶婶对母亲说,她刚听到老母鸡叫,就出来捡鸡蛋,没看到鸡蛋,却看见侄儿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母亲听了婶婶的话,一把拽过做贼心虚的哥哥,抡巴掌打在屁股上:“‘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一看你就偷了鸡蛋,说,把鸡蛋藏哪儿了?”见哥哥不吭声,母亲巴掌落得更急,说得更快:“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不怕衣服有补丁,只怕心里有污点”……吓得我和妹妹一起抱住母亲哭。

  哥哥禁不住打,从裤兜里掏出已破碎的鸡蛋。母亲向婶婶道歉,并赔偿了婶婶一个好鸡蛋。婶婶走后,母亲搂住我们,用“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有险不堵,成灾叫苦”告诫我们,一定要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上小学时,我特别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母亲常对我念叨:“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早起三日当一工”,强调刻苦用功的重要性。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老师家访后,母亲对我说:“人争气,火争焰,佛争香”“人怕没志,树怕没皮”,激励我的学习斗志。当我考试考好了洋洋得意时,母亲会说:“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在母亲不间断的敲打下,我初中、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并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我和哥哥妹妹走上社会以后,母亲用“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源”“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告诉我们讲礼仪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还用“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等格言,提醒我们在单位和村里要尊重老同志、多听老人的意见。我们各自成家后,母亲用“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教育我们要勤俭持家。

  如今,母亲过世已二十六年了,可她生前留下的那些“格言”,却依然是我心中的“真理”。

  (杨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