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市井

温暖的事

  |燕子 文|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10点才出的门。骑上电动车,准备顺路买点吃的,去看望90岁的老母亲。不料,刚骑两里多路车子就熄火了。昨天电动车特地充满了电,一定是电路出了问题。本想干脆把车子锁在马路边打的前去,回头一想,这车总得修哇!不如干脆花点时间,找个修车铺修好再走。于是,推着死沉的车子,边走边一路打听哪里有修车的。推了近两里路,终于在一处十字路口找到了一家修车铺。季节虽是严冬,可一路折腾下来已浑身汗涔涔的了。

  这其实是一家品牌电动车专卖销售点,坐东朝西的民房,有四五间门面。门前的大马路路基有半人高,狭长的喇叭口地形在安全护栏围挡下成了一块独立场地。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弯腰干活,肤色黝黑、身材魁梧,戴着的口罩被拉到下巴处。见到有人推车下来,他抬头瞄了我一眼,操着苏北口音的无锡话问道:“车子有啥不好?”我说了下症状,他简单查看拨弄了一下,说大概是锁头脱线了,对在场的徒弟交代几句后就又忙去了。

  小徒弟拿来起子拨弄起来。我转身开始打量这家店铺,四五十台各种型号的电动车有序排放在明亮的店堂里。墙上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授权上牌点的标牌,蓝底白字,格外醒目。我问小师傅:“他是你家店的老板吧?”他点了点头。我估摸着,老板也许是修车起家的,家业到这种份上还吃苦耐劳守着老本行,真是不曾忘本,不禁心生好感。

  电动车锁头已松动了一段时间,拖着没及时修理,骑行的颠簸把电线接头给硬生生拽断了。拆卸、换锁、接线、安装……还挺费工夫。问小师傅多少钱,他说25块。正巧,随身带着一副老花镜,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在一旁打发时间。

  余光里,有个身影从身边急速走过。抬头一看,只见车行老板虎着脸,拎着一个小女孩的耳朵,直冲着一边的小屋走去。女孩扎着马尾辫,穿一件宽大的浅色棉袄,身材瘦削,神情有些紧张。我脑中跳出的第一反应便是,莫非当场逮住了小偷!

  小屋是一间厨房。女孩低头面向着门,老板站在女孩对面,压低声音在吼。我立马退身避开女孩目光能及之处,伸长耳朵试图听个究竟。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屋子里传来男子的骂声,但听不清楚。女孩子似乎一声不吭。男子的声音好像越来越激动,接着屋里传来“砰、砰”的击打声,像是用东西打在穿了棉服的屁股上那样沉闷。我顿时明白了,这是老板的女儿。过了一会儿,女孩出来了,不紧不慢朝店铺走去。她面无表情,看不出哭腔,眉宇阴沉,神态中透出性格的内向。我心想,女孩平时承受这种“教育”不会少,要不怎么会这般麻木呢?

  老板又开始低头忙活了,小师傅还在专心修车。我径直走到老板跟前,向他介绍自己:“老板,我家先生是老师,有点事想跟你交流一下。”之所以用“先生是老师”作开场的铺垫,无非是为避免让正在气头上的老板心生反感。他“噢”了一声,许是已揣摩到我想说什么,没有拒绝。我问:“刚才的女孩子是你女儿吧?”他说:“是的。”我接着说:“我感觉你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太简单了。我并不知道她犯了什么错,但看得出她很内向,很怕你。”老板不吭气。我放缓语气说:“爸爸在孩子心中应该是既有威严,又可亲可爱的。家长最好能跟孩子平等交流,家庭要让孩子感到温暖,这样他们有心里话才愿意跟爸爸说。”我又进一步解释:“假如家长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孩子感觉不到家庭温暖,一旦在社会上遇到‘关心’他们的人,情感就很容易被‘俘虏’,尤其是女孩子就很可能误入歧途。”简短的一席话,让男子顿时明白了什么。他抬头看着我说:“阿姨,我懂了,谢谢你!”

  老板告诉我,他在这个地方已干了20多年,从修车做起,有两个孩子,女孩刚上初一。他叹了口气说:“我家俩孩子的课外补习班费用,一年就要花七八万,实际上干到今天还没有真正脱贫……”说话间,我看到了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情都写在了他的脸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们聊了不少与孩子教育相关的话题,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和沟通、孩子的学习成绩、兴趣和习惯以及家长的压力和情绪宣泄等话题被一一提及。当然,谈话中我说得多,他主要是在听。男子频频点头,不时打断我说:“阿姨,今天碰到你,真的是非常感谢!”

  换锁还真是个费时的活,小师傅技术也不够熟练,还没搞定。我干脆走进店铺,又转了一圈。结账吧台前,站着两个正在做作业的孩子,大的就是刚才的女孩,小的是弟弟。老板站在一旁,轻声细语提醒他们作业的姿势,语气之柔和,与刚才判若两人,感到与那高大的身躯有些不符,我的心中滑过一丝酸楚。

  手机扫码,准备付款。老板说:“就付20元吧。”我说:“不行,你们也不容易,再说换的锁和钥匙看上去不错。”我执意付了25元。他的谢意,我的心意,彼此都心领了。临走时,他特地跟我说,已跟孩子作沟通了,今后会改变教育方式,并再次对我道谢。我也由衷地说了声,“谢谢你!”

  电动车修好了,已是中午11:30,得赶紧往母亲家赶。于是,我加足了马力,小毛驴“哧溜”又轻松上路了。这时,阳光明媚,感觉心里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