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心情

喜鹊欢叫声

  | 杨桂兴 文 |

  初冬的一天早晨,我打开窗户,准备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忽然听到屋外叽叽喳喳的喜鹊欢叫声。循声望去,只见两只喜鹊,在小区大门口一棵高高的榉树上跳来跳去,叫个不停。看到眼前的一幕,便勾起了我对三四十年前那段往事的回忆。

  上世纪70年代末,我有幸进入无锡市郊区南站公社工作。单位院子里坐落着无锡十大古刹之一的保安寺。寺院门前有一棵4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银杏树树身粗大,枝干苍劲迎来了喜鹊筑巢安家。每天上班,一走进公社大院,就能听到叽叽喳喳的喜鹊叫声。尽管从早到晚叫个不停,却给人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已记不得从哪年起,人们突然发现院子里那对常来常往的喜鹊不见了踪影,那惹人喜欢的喳喳声也从此销声匿迹。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那时候乡政府周围布满着五六家重污染工业企业。那浓墨的烟尘逼得喜鹊远飞他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见有喜鹊登门造访。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落实,污染企业有的被淘汰了,有的转产了,久违的绿色环境又回来了。有一天晚上,我在乡政府值班,清晨,忽然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唤醒。我推开窗户,惊喜地看到,又有两只喜鹊在银杏树梢上飞来跳去。仔细一看,原来它们在将败落不堪的旧巢拆除,再把有用的枯枝搬到旁边的树杈上,采用拆旧建新的方法重建新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总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两只喜鹊一会儿衔来新泥,一会儿捎来毛发,建起了一个球型舒适的鸟窝。没多久鸟窝里就传出了啁啁啾啾的幼鸟叫声。

  有一天,同事们在做广播操时,欣喜地看到有两只小喜鹊在母鸟带领下,扑棱着翅膀在场地上学习起飞。在场的人们无一将它们驱赶,而是故意躲得远远的,生怕惊动了两个小精灵。从此,大院里又充满了昔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