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斌 文 |
常听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增长见识和才干。这话自然是对的。不过,在我看来,读书与行路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当今社会,书是读不完的,路也是走不完的,但是读书可以弥补行走的不足,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行走也可弥补读书的不足,即看到书上读不到的东西,悟到书上没有的东西。
我读黄文佳的散文集《择一小镇,过散漫生活》,看到她在澳洲南部阿德莱德市维特港镇的种种惬意生活,觉得她就是用行走的方式在读书。而我每读过一行,每翻过一页,仿佛是在用眼睛行走,用手指行走,用大脑行走。我在此书中看到很多新鲜的事物,或者说与很多新鲜的事物相遇,并由此产生许多美好快乐的联想。
这本书由30篇散文组成,表现的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但看题目,就令人心仪、向往。比如《让我们看云去》《漫漫长路,始于足下》《慢慢划,就能划完整条墨累河》《冬季到维特港来看鲸》。看云其实是很容易的事,可我们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看云呢。每周一次徒步活动也非难事,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划船、看鲸,可算维特港的特有项目,然而即使置身此处,是不是都能做到呢。
又比如《袋鼠肉的味道》《一东一西,不一样的烟火》《写一封信,慢递给你》《与画有约》《音乐不能停》《想把我唱给你听》《物尽其用,淘宝乐趣多》等等,或写异域风情,或写国内风俗,每篇都是娓娓道来,像车窗外掠过的奇异风景,像平静海面上的耀眼波光。我第一次知道袋鼠肉可以吃,虽然我开始可能不忍吃它;第一次知道卖饺子居然限时限量供应,而且还要领证;第一次知道几乎家家都挂着画,第一次知道很多协会只几个人。
我每读完一篇文章时,总会稍停下来,啜一口绿茶,望一眼窗外,感觉那些文字,像茶叶浮在水中,像云飘在空中,阅读的快意轻盈可触。我还会想一想作者的年龄相貌,想一想她做事时的神态举止。她应该是很美丽的吧,圆圆的脸,浅浅的酒窝,长长的头发,扎着一根或者两根很长的辫子,有时也任其像春天的柳条飘扬。她应该是安静的,像轻微的海风吹动树叶,像翠绿的鸟儿婉转啾鸣;又是活泼的,像袋鼠缩起前腿一跳一跳,像大海波涛汹涌,掀起一层层浪,激起一层层沫。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在阿德莱德修汽车。我很想问问他是否认识黄文佳。这是一个多么美的名字啊,黄皮肤,斯斯文文,佳呢,就是怎么看怎么好,像听一首歌,看一幅画。本书序言作者周华诚先生是见过她的,我想请他验证一下我的想法。总之,我感觉她就是追求自由的人,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即追求慢生活的人。她像一阵轻风,吹进我的心中,荡起涟漪,引起共情。
黄文佳在自序中写道:“所谓的慢生活不是无聊懈怠,而是把心安住在每一个当下,气定神闲地去做每一件事。吃饭的时候吃饭,扫地的时候扫地。还本自具足的人生一个清明,自得自洽地活在当下。”这何尝不是我们的追求呢。我喜欢唱歌、骑车、种菜、散步、打鼓、钓鱼、艾灸、吹口琴、吹葫芦丝。我曾经想编一本书,书名叫做《一个人的好天气》。黄文佳在自序中还说道:“我在阿德莱德家中厨房的小餐桌上写下人生下半场的三个艺术愿望:学会一种乐器,学会画画,出一本书。”现在她的愿望都实现了。我希望我的愿望也能实现。
《择一小镇,过散漫生活》,黄文佳 著,文汇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