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末代”铜匠:用爱坚守45年

  编者按

  随着工业化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大量农耕时代依靠口授和行为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目前,无锡地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196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51个、市级134个(第五批市级名录即将公布)。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无锡酱排骨烹制技艺等少数具备较大影响力的器物及项目,传承形势大好。与之相对,绝大部分项目面临着断代的窘境,无人会教、无人想学。

  今天起,本报推出《拾遗记》系列报道,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无锡本土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以传统文化之美吸引年轻人走进这个领域,保护、传承这些文化精粹。

  “叮叮当当”,榔头细密轻巧地敲打着铜板,悦耳的声音回荡,杜征宇手里的铜板不断收缩,时间慢慢流逝,铜碗初具雏形。杜征宇是无锡“手工紫铜器制作技艺”唯一的传承人,在他工作室的陈列柜上,摆放着汤婆子、老式火锅、汤勺等一件件精美的紫铜制品,这些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家每户的必备品,但如今,市民家里已很难看见这些老物件。杜师傅说,制作一个最简单的杯子至少需要敲打5000下,耗时多、产出少,后辈们都不愿意接手,他很担心这门手艺传承不下去,别让自己真成了“末代”铜匠。

  锤炼45年的坚守

  1976年,杜征宇在无锡医疗设备厂当学徒,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紫铜技艺。在那个年代,从大门的铜把手、铜锁到生活用的铜盆、铜碗,铜制品随处可见,无锡也一直流传着“家里穷还有三担铜”的说法。老手艺的学习向来十分不易,一般都需要跟着师傅学习三五年才能摸清其中的门道。杜征宇的师傅是无锡上世纪有名的老铜匠储元祥,储元祥一生收了50多个弟子,杜征宇是他的关门弟子也是最受喜爱的一个,从此,杜征宇凭着一腔热情,开始了45年的坚守。

  上世纪20年代初,铜匠作坊可是一个热门的行当,无锡城至少有20家作坊,周山浜、工运桥等地集结了大量铜匠。据记载,1956年公私合营之时,无锡有200多名铜匠。最初,紫铜器制作还没有现成的板材,特别是薄板型,制作材料都需要铜匠挨家挨户收集废旧铜线和废旧铜制品,经过分类、熔化等工序后,铜水注入模具冷却凝固成铜板。

  走进杜征宇的工作室,记者一眼就看见了整套的紫铜器制作工具,长短铁条、搭铁榔头、木马凳等工具一应俱全,其中很多工具都是杜征宇依照自己多年的使用习惯而量身打造的。如今,65岁的杜征宇仍坚持纯手工制作紫铜器,他现场向记者演示了一系列的制作流程。从一块长条形的铜板上切割出一个圆形作为基础,在炉火上加热待其变红时,用榔头由内而外一圈一圈地敲打,铜板就会不断收缩直至成为一个碗的形状。紫铜器的制作不是“一锤子买卖”,据杜征宇介绍,从铜板做成一个器具的雏形至少要反反复复退火30多次,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后续处理才能做成最终的成品。

  老营生翻出新花样

  紫铜制品存在沉重、易氧化等通病,手工制作效率低、成本高,这一老营生逐渐没落。很多铜匠纷纷转型或退休,目前,杜征宇已是无锡为数不多的“末代”铜匠。

  前景虽然不容乐观,但杜征宇却始终充满信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征宇了解到了非遗进校园的项目。孩子们对于铜制品既是陌生又是好奇的,但每次课程孩子们似乎都是兴致不高的样子。在与校长的沟通中,杜征宇得知“孩子们对铜碗和铜盆根本不感兴趣,这些东西花几块钱就能买到更好看的替代品”,这句话彻底点醒了杜征宇。尝试各类飞机和航天模型的制作。耗时3个多月的时间,C919大型客机的模型最终完成。“孩子们对于飞机和航天模型充满了兴趣,1个多小时的体验课程虽然不能真正学会什么,但至少能够让孩子们了解到紫铜器的基本制作内容,让他们愿意学习这项传统手工艺。”

  杜征宇有两个孩子,都不愿继承这项非遗技艺。提及招收传承人,杜征宇表示,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收徒一事是宁缺毋滥,所以学习之人既要满怀热情,又要持之以恒才行。(晚报记者 殷婉婷/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