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从彦 文 |
《不争:老子十八讲》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杜保瑞先生介绍道家老子哲学智慧的一部著作。该书用十八个主题,将老子无为守弱的智慧做了全幅展现。同时,作者通过对老子人生智慧精华要点的细致解读,并与孔、孟、庄、韩、释等哲学学派思想进行充分比较,最终彰显老子智慧的特殊形态。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老子思想,作者利用《周易》“六爻”思想对中国哲学进行分类架构。他认为:墨家是老百姓谋生的哲学,儒家是世间法中的基层管理哲学,庄子的思想是出世间的智慧,法家是国君保命、保位、富国强兵的哲学,佛教是即将离开社会体制的哲学,而老子的哲学,则处于世间法里面的高阶管理区。正因如此,老子面对的问题通常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要怎样才能够被有效领导?人际关系好坏、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所以,相较于儒家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君子,老子的强项反而是摆脱一切人为的阻碍,真正能够把事情做好。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老子是最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哲学家。
在作者看来,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就是无为,这是基于“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三条规律建构起来的。“有无相生”讲的是人们内心对事物的感受。“反者道之动”即事物都是向对立面去运行的。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既明白好事坏事都是“有无相生”、同时发生之理,又深谙“反者道之动”之害,故需要“弱者道之用”:谦虚、有礼、利他。基于此,作者将老子视为一位最大的儒者。因为他提供了一种成就圣贤的具体做法的智慧。
在书中,作者精妙总结了老子的两个超级智慧。一曰“玄德”,二为“玄同”。“玄德”重“给”,“玄同”贵“收”。作为一个给予者,切记要警惕不要成为占有者,要明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须做到给而不取。作为一个自我收敛者,要跟众人同心,要懂得“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须没有私利之心。在一“给”一“收”中,领导者自然能够将待人与处己得以巧妙平衡。不难发现,老子的确是一位人间世事的高手,他看清事物变化之规律,掌握处理事务之要害,从而完成世间的事业。
老子的智慧是学做人与善做事的智慧。要有作为,就要有能力,就要学习,学习就要日日增进。要做好事,就要奉献与服务,就要克制,克制自己的贪欲,做到日日减少。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都对“水”情有独钟,也对“水”有过深刻的顿悟或反省。孔子从水的流动中想到人需刚强不息、勤奋工作,如水般勇往直前。孟子从水的流动阐发奋斗哲学:人要立志为社会服务,一立志意志就会坚定,会一直服务下去。庄子从水中之鱼体味到快乐的重要,他教会我们一个人胸襟开阔了,不跟人斤斤计较后,就会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然后找到人生快乐的真谛。而老子在水中看到了“让”的智慧——“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生活于天地万物之间,需要的一切东西,都由天地赐予。老子教人成为圣贤,就是希望德才兼备的领袖者可以模仿“天道”的作为,给而不拿;可以效仿圣人的作为,“为而不争”。只有不争私利,方可实现天下太平、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让社会变得更美好。于是乎,“不争”的老子,让作者在全书的最后,又再一次强调了他的核心观点:老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大的儒者,他提供了一种成就圣贤的具体做法的智慧。
《不争:老子十八讲》,杜保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定价: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