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们晒自己“上班比丑穿搭”火了,在各个社交平台都成了热搜,有视频博主称因上班穿得太“恶心”,被领导叫去谈话……相关话题甚至引发了人民网的关注与评价。各种旧衣服、不讲究搭配的衣服往身上一套、头发乱糟糟、妆也不化,拎着一个外卖袋子就去上班,和我们电视里看到的那些西装革履、衣衫整齐的上班族们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许多无锡年轻人目前的上班日常写照。年轻人正是“爱打扮”的一群人,为何上班时却如此“邋遢”呢?记者采访了无锡的年轻上班族们。
节省时间图方便
市民陈女士家住锡山,自己上班的地点离家较远,每天光是单程通勤就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9点到公司,7点40分左右就必须出门,扣掉洗漱、吃早饭的时间,如果再化妆、挑选今天穿什么,她早上6点出头就要起床。
“对于一个不喜欢早起的人来说,6点就起床堪称折磨,我宁愿穿得丑一点,也不想早起。”陈女士说,在上班的穿搭上节省越多的时间,自己就能睡得越久,而且穿搭是她认为最不影响工作的一个因素,“如果我去面试找工作,或是要跟客户对接,肯定会精心打扮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在我自己工位上干活,也没有外人,穿得丑一些也不会影响工作效率,有时候做一些搬东西的活,还不用担心弄脏衣服,方便很多。”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的想法与陈女士相同:与其早起打扮,不如多睡一会。此外,还有部分网友认为,在公司里如果没有在意的人,打扮这么精致给谁看呢?不如省下化妆打扮的时间,一件衣服穿几天,又省了洗衣服的时间,还节约了水资源。
市民小周表示,在这个话题冲上热搜的前两天,自己和同事刚好也被领导批评了穿搭,领导说她俩穿得“黑不溜秋”。小周认为,可能是因为冬天常穿黑色羽绒服,领导总是看到就记住了。但小周觉得自己穿得挺精神的,而且黑色更加方便,不用费心裤子和鞋子怎么搭配颜色,无论穿什么都很百搭,非常省事。冬天,自己穿着主打“实用”,手边摸到什么就穿什么,只要防风保暖就足够了。
避免格格不入与不被信任
有人认为,在大家都穿得很简单时,如果自己打扮得很精致,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尴尬”。
1999年出生的市民小李是一位刚踏入职场不到2年的年轻小伙。上班以后经济独立,又没有车贷房贷的压力,对他来说,眼前的生活需求就是“吃穿玩乐”,让自己过得舒服。因此,刚上班时,小李每个月都会从工资中拿出一笔钱来购买新衣服、学习潮流穿搭。
“趁着年轻不把自己打扮得好看点、潮一点,又等什么时候呢?”小李说,自己每天都追求展现最好的状态,不光是穿搭,每天早上光是整理头发就要花上20分钟,“我习惯了以后,觉得自己每天的穿搭没什么特别出众的,但感觉同事们经常关注我的穿搭,聊天也经常聊到,让我有点尴尬。”
小李认为,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穿得随意些来上班,这样在人群中,看似精心打扮的他就显得格格不入了,而且他有些担心,会不会让人觉得他的心思全放在了打扮上,认为他不靠谱?不想尴尬,加上害怕贴标签式的评价,小李也慢慢倾向于形成一套固定的、相对简单朴素的上班穿搭。而在下班时间与节假日里,小李依然是一个追求潮流的时尚青年。
害怕被认为不靠谱,是许多年轻人改变上班穿搭的一个重要原因。2021年,小顾从学校毕业,考入无锡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对于上班前后的穿搭变化她深有感触:“小孩子们很活泼,年轻老师很受小孩子的喜欢,这是好事,但如果穿得一眼看着还像个大学生,有时候会管不住过于活泼的学生。”小顾说,除了要建立起教师管理学生的威严,还有一个原因是要争取家长们的信任。许多家长常常认为年轻老师不靠谱、没有管理学生的经验,如果再穿得很靓丽,往往会引发家长们对自己专业能力与教学态度的质疑。
因此,明明还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姑娘,小顾在上班时的穿着却尽量往成熟上靠拢。越靓丽就意味着越“不可靠”,这是否也是一种外貌上的另类“歧视”?
对于“上班比丑穿搭”话题引发热议,人民网评价道:上班“比丑”更像是职场人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员工只要穿着得体,工作态度端正,不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又不涉及原则问题,就没必要上纲上线。(晚报记者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