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也是气不过才想来立案的,现在事情解决了,气也顺了,多亏了徐法官。”昨天上午,在宜兴市社会治理中心的法院窗口,市民徐女士对宜兴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徐静感谢连连。
今年1月22日,徐女士通过外卖平台下单一份早点,包含烂糊面、包子等,在线支付了20.5元。用餐过程中,徐女士发现面条中有类似虫子的异物,便第一时间通过外卖平台向商家申请退款。退款虽然到账了,但商家却认为徐女士在挑刺。一气之下,徐女士将这碗面条冻在冰箱,准备到法院起诉,要求商家道歉并赔偿损失1000元。
2月26日,徐女士来到宜兴市社会治理中心咨询立案。派驻到该中心的宜兴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徐静了解相关情况后认为,该起纠纷案情清晰,法律关系明确,便立即电话联系商家陈某。得知陈某仍在老家休假,为方便沟通协调,徐静当场建立了一个临时用于调解的微信群,将徐女士与陈某拉进群,引导双方心平气和解决纠纷。她向商家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耐心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并建议商家遇到问题要积极应对和解决。
最终,在徐静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商家向徐女士表达歉意,并以发送66元红包的方式进行赔偿,徐女士接受道歉并当场撤回起诉。(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