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慧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就像开启了一场探秘之旅。那一个个文字背后隐藏着无限的可能和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在和文字的相遇中与未知的世界对话,与作者的情思对话,与自己的经验对话,心灵世界被打开,被照亮,不时产生“别有洞天”的惊异感,享受阅读探秘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在主题阅读中探秘
围绕一个主题阅读不同的文章,就像进入一个由各种视角和观念组成的文字万花筒。这些观念或许相互映照,或许相互补充,甚至相互矛盾,“信息差异”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扎进语言文字中,去寻找线索,去解读信息,去综合思考,在多元吸纳中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智慧儿童的课文,我们可以围绕“小儿大智”展开主题阅读。把这些文章放在一起梳理与探究,我们首先会看到不同的智慧表现:坚持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具有创新思维,打破常规路径解决问题;在他人遇险的时候急中生智;用幽默化解尴尬……这些“不同”丰富了我们对智慧的感性认识。而在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提炼,我们又发现不同的智慧外显表现都离不开“善于观察”“理性思维”“美好的心灵”这些内在品质。我们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走进思辨的深处、思想的深处,加深了对“智慧”内涵的领悟。主题阅读作为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深入地认识事物,因此除了常规的一篇一篇地读,我们有时不妨围绕主题一组一组地读。
在比较阅读中探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前提,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翻开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我们可以将两篇或者一组具有相关性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去揣摩作者是如何表达所思所想的,去探究文中有哪些表达的奥秘。比如运用“比较”这个法宝透视“小儿大智”文本群,我们发现智慧故事一般会从问题场景写起,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因为人的智慧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的;而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往往凸显智慧之人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很多时候会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智慧之举;故事的结局自然是问题得到巧妙化解,常常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在“异中求同”中,发现了智慧故事的写作秘诀,头脑中形成了智慧故事的叙事结构。而通过“同中求异”,我们又可以发现不同故事的个性化表达,有的侧重直接描写,有的侧重侧面烘托;有的着力描写智慧的语言,有的则具体描写智慧的行为。就这样在“同”与“异”之间走几个来回,我们就能不断发现文章表达的奥秘,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
在阅读迁移中探秘
我们不仅要在阅读中思考与探究,还应在迁移与创造中进一步探寻语言的秘密,获得言语智慧的生长。我们发现了智慧故事的写作策略,就可以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智慧之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切身体验“矛盾冲突”“鲜明对比”“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局”等写作知识表情达意的作用,将书本中的表达奥秘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而涌现出个体的表达智慧,进行创造性表达。另外,我们在阅读中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从文中的“我”走向真实的自我,在阅读与生活的交融中探寻与升华,让阅读成为启迪心智、滋养自我的过程。比如,我们读了那么多智慧故事,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真实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故事中汲取思想与力量去化解这些问题,让阅读之光照亮我们的生活。
(作者系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正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