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科学养殖助增收

无锡本土精品水产喜迎丰收

  白玉蟹

  罗氏沼虾

  水产养殖只有坚持精品化、生态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适应市场。目前,无锡有不少养殖基地通过探索应用新技术来提高亩产和品质,这些鱼、虾、蟹等精品水产不仅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更为养殖户们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精品蟹质优价高,新品蟹获市场青睐

  在锡山区渔满塘养殖基地内,随手挑了一只公蟹,过秤竟有7.5两重。“今年螃蟹规格普遍较大,5两的这只能算普通规格,大部分公蟹的重量都在4.5两以上,母蟹也普遍在3两、3.5两以上,最大的有8两多,目前螃蟹的出塘量已有约70%。”基地负责人徐俊磊自豪地介绍,今年螃蟹养殖面积扩大到近100亩,在科学养殖和精细管理下,亩产预计可达250斤,迎来了大丰收。

  在宜兴市新建镇的无锡市众农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十几个暂养池里分公母和不同规格暂养着刚捕捞上的螃蟹,40箱精品螃蟹刚刚挑选、打包完毕,准备发往精品水产行、高档酒店和种苗基地。基地负责人蒋杰介绍,受夏季高温影响,今年螃蟹产量急剧减少,市面上大规格的螃蟹尤其是大规格的公蟹非常紧缺,价格也是一路飞涨。得益于引进了上海海洋大学的“申江一号”优质蟹种,品质上乘,价格自然卖得高,3.5~4两的母蟹和4.5~5两的公蟹是市场上的抢手货,6两以上的公蟹一只批发价可以卖到120元以上。

  除了精品螃蟹卖得好外,该基地今年新引进的“白玉蟹”9月13日一上市就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今年引进了4000多只‘白玉蟹’蟹苗,这种蟹全身呈通透的白玉色,可以看得见蟹膏蟹黄,蟹壳不吸收虾青素,全部在蟹黄和蟹肉里,所以口感更加鲜美细嫩。”蒋杰抓着一只白玉蟹边展示边介绍说,3两一只的白玉蟹市场价在100元左右,远高于普通大闸蟹,供不应求。

  鱼虾备战年终市场,多元养殖提升效益

  为了提高水体利用率和亩均效益,无锡市的养殖基地纷纷开始探索多元化养殖模式。在众农通养殖基地,刚刚捕捞上来的罗氏沼虾、青虾活剥鲜跳。由于养殖密度低、规格大、品质好,因此售价较高,罗氏沼虾2两/只规格的塘口批发价达60元/斤,市场售价更是高达100多元/斤;约有9厘米身长的“太湖2号”青虾可卖到80多元/斤。

  众农通养殖基地还采用蟹虾套养和轮养的养殖模式——冬春两季套养青虾,夏季套养罗氏沼虾,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水体资源,还提高了亩均效益。一片28.4亩的养殖水面,大闸蟹亩产量为140~150斤,青虾亩产量为30~40斤,罗氏沼虾亩产量为70~80斤,综合亩产值达1.5万~1.7万元,扣除养殖成本,亩均净效益可达7000~8000元。

  在螃蟹不间断地出货的同时,渔满塘基地已开始全力“备战”鲥鱼市场。一大清早,工人就忙活着开捕了,一条条刚出水的鲥鱼色白如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鲥鱼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它的鱼鳞,还有就是排酸处理,这两点做好了,鱼的口感和品质就会好很多。”徐俊磊介绍说。

  “从上周两次拉网的情况看,鲥鱼的品质、口感、规格都很好,大小集中在1.3斤/条~1.5斤/条,已经达到了上市规格,1.8斤/条以上的超大规格也有,今年又是大丰收!”徐俊磊兴奋地告诉记者,该养殖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确保了优质苗种的供应,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优化调整,今年鲥鱼的存活率大幅提高,预计成品鱼数量将是去年的3倍,亩产可达1000斤。

  鲥鱼口味鲜美,又有时来运转、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去年春节期间该基地推出的鲥鱼礼盒“卖爆了”,今年年底到明年春节期间鲥鱼礼盒仍将是主打产品。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天冷后,鲥鱼就将住进“暖棚”里,确保供货一直持续到明年春节期间。

  (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