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小空间里有大功能

“城管工作小站”变身暖心服务站

  在青石路农贸市场南侧,一个蓝白相间的小岗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并非寻常的城管执勤点,而是全市首个集管理、服务、应急等功能于一体的“城管工作小站”。成立仅两个多月,这个面积不大的“小空间”就凭借其“大功能”,迅速成为周边居民和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服务站”。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小站探访,只见站里血压计、血氧仪、充气泵、雨具等便民设施整齐摆放;急救箱和醒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尤为显眼,彰显着它的应急救护功能。自四月底启用以来,这里俨然成了附近居民的“健康前哨”。“路过时测个血压、看看血氧,方便又安心。”一名刚买完菜的居民对记者说。

  随着气温攀升,小站的暖心服务也在“升温”。免费凉茶、电扇及各类防暑物品齐备。短短半小时内,凉茶桶前的人络绎不绝,汗流浃背的环卫工人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行色匆匆的外卖小哥摘下头盔畅饮解渴;有时,还有市民推着胎瘪的自行车前来打气。

  “青石路农贸市场人流量大,周边小区密集,老年居民多,设立这个小站就是为了更贴近群众需求。”北大街城管中队分队长沈康介绍,除了提供日常便民工具和城市管理法规咨询,小站还承担着重要的应急救护职能,“常驻的两名队员均具备基础急救能力,其中队员许大炜更是持有红十字救援员证,精通AED操作。”

  许大炜的多次救助经历,也是小站重视急救能力建设的生动注脚。他向记者回忆,去年巡查时,他曾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一名被粽子噎住的老太;更早前,还曾为一名疑似中暑导致心脏骤停的老人实施了心肺复苏。正是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让他深感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小站成立时,我就建议这里必须能应急,还得教大家自救互救。”许大炜说,“起初讲急救常识,听众寥寥,慢慢坚持下来,现在每次都有十几个人来听讲了。”如今,他定期在小站内外为环卫工人、居民等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暑应对及AED使用的培训,努力织密社区急救安全网。

  从血压计的滴答声到AED使用的讲解声,从风扇鼓动起的风声到凉茶倒入杯中的哗啦声,这些声音共同构成了“城管小站”的日常交响乐。“地方不大,我们能多做一点是一点。”沈康表示,“城管工作小站”不仅是基层治理单元,同时也是暖心的服务窗口,折射的是城管部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从执法者向贴心人的转变,致力于将服务延伸至城市最后一米。

  (晚报记者 施剑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