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高烧不退,各类降温消暑产品销量节节攀升。记者注意到,去年曾火爆一时的冰杯在今年卷土重来,并且玩出了更多花样。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观察:高温天冰杯销量大涨
便利店是冰杯的重要销售基地,记者在地铁沿线和市中心走访了多家便利店,几乎每家店内都有冰杯销售,并且占据了冰柜的C位。
“没具体统计过,一天卖四五十杯总是有的。”在三阳广场站的一家便利店内,冰柜显眼位置摆放着不少装着冰块的塑料杯。一个160克的冰杯价格在3元,如果买两个则是5元。此外,还有部分装着柠檬片的冰杯则没有优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午后是冰杯销售的高峰期。
在另一家便利店内,除了常规的冰杯外,还有不同口味的冰杯,“倒一杯矿泉水或者苏打水就是一杯自制饮料”。店员介绍,目前店内的各类冰杯每天的销量在两位数,并且顾客可以在外卖平台上点单后到店自取,价格上会便宜不少。
在商超内,冰杯同样是冷饮区的主角之一。记者注意到,冰杯市场正朝多元化、场景化方向演进。除了“基础款”的方形冰块,还有食用冰球,甚至是小熊造型等创意形态。多家品牌还推出风味冰杯,如咖啡冰杯、水果味冰杯,更有店家推出了印有MBTI人格标签的冰杯包装,精准对接年轻人表达自我的需求。
据介绍,今年冰杯的价格相比去年有所上涨,不过商家也同时推出不少优惠活动,比如搭售其他饮料每杯仅需1元。而如果在外卖平台购买,还能参与平台的优惠,记者在美团上看到,一家便利店页内售价3.5元的食用冰杯“上架以来销量300+,近7天有37人购买”。线上下单后能参与满减,单杯冰杯的价格只有几角,最低的甚至只有1分钱。
商家:冰杯“带货”能力超群
冰杯销售火热,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价格的质疑。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以一瓶500毫升矿泉水为例,制作成冰杯后售价是原来的5倍。
在河埒口地铁站内,两名小伙买了两个冰杯和一瓶可乐,当场就将可乐倒入杯中一饮而尽。据介绍,他们正好在打球回来的路上,忍不住喝上一杯:“跟家里比肯定贵不少,但我也不会带着冰块出门,冰杯就方便多了。”
而店家更看重的则是冰杯的“带货”能力。一家便利店的负责人表示,冰杯的利润其实很低,特别是加上各种促销优惠后,有时甚至会亏本,但是买冰杯的顾客一般都会搭售一些其他饮品,搭售效果明显。店家举例说,例如奈雪销量很高的霸气橙子,通过橙汁、茉莉茶以及苏打水就能还原出接近的味道:“对我们来说,本来顾客进来只是买瓶水,现在一个冰杯搭售出了3瓶饮料。”
在经开区的一家全家便利店,店员观察到新趋势:除了搭配普通饮料,越来越多人将酒水和冰杯一起买回去自制鸡尾酒。货架上,各类小瓶装酒水被精心摆放在冰杯旁边。由冰杯带来的流量,是众多便利店对其热衷的重要因素。
当然,冰杯也不全是价格“刺客”。市民小张就开发出了省钱方法:冰杯里倒上冷萃咖啡液,再冲入矿泉水,就是一杯自制的美式咖啡,将水换成牛奶,就是拿铁,“价格比买咖啡便宜五六块”。
(甄泽/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