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亦敏 文 |
一部小说,如果能让人想要一口气看完,那必定是一部好小说, 陆永基先生的长篇小说《菱子》(发表于《钟山》)就是这样一部能牵引着读者不忍释卷的精彩之作。
《菱子》貌似没有大时代的宏阔叙事,实际是用特有的视角,通过探索当代人性的幽微,精准触及了社会最深层的本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识张力。作品人物不多,关系简单,以隐秘交错的情感勾连,以温和、洗练、毫不滞重的叙述,推动着情节起伏,写出了都市人光鲜亮丽的表征之下纷扰的内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之社会渊源,也写出了主人公菱子在宿命中倔强存身的人生遭际。
菱子是一个20岁上下的乡村优等生,长相秀美,冰雪聪明。为了摆脱二流子继父的骚扰,宁可辍学,怀着“活出个样子来”的决心到城里打工,走进了一个发生“中年危机”的城市精英家庭。她在保姆的角色上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色人等和各种情感旋涡之间,在亲情和爱情等多重复杂情感的挤压下,不断调整和确认自身的位置,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
“乡下人进城”是许多当代作家青睐的选题,然而陆永基先生写出的异质故事,在都市丛林的阴影里,回归精神原乡,别有一种昂然的清扬之气。
菱子的男主人楚江涛是大企业的海归首席技术官,女主人问玥可是油画家、艺术学院教授。这对夫妇经济优渥、身份显赫、生活舒适,而且对菱子也态度友善。菱子珍惜这份工作,对待家务琐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尤其是,因为这个家庭出现“中年危机”,男主人对菱子的出类拔萃不掩赞赏之情,而菱子出于对女主人一以贯之信任的感恩,即使偶有源于“活出个样子来”的“野心”萌动,但最终还是对女主人赤胆忠心。
楚江涛出生于东北农村,简单率真,重情却不善表达,有点小小的木讷;出生于上海小资家庭的问玥可清高自我,不能忍受呆板无趣,也始终不能获得婆家的认可。回东北农村过年时,问玥可因为不合时宜、不懂人情遭到婆家冷落,破坏了过年气氛。在这场城市乡村、南北地域的阶层对峙中,菱子展现出惊人的聪慧。她用最朴素的善意及时为女主人缝补挽救,尤其主动替女主人尽孝为老太太洗澡,从传统伦理上赢得了楚家大家族的高度好感,平息了风波。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菱子所愿,老太太将之与一直不合心意的媳妇对比,竟然生发了取代的念头,而且用“特大红包”很分明地予以了“暗示”。菱子面对如此复杂情况,冷静如同深冬的湖面。虽然收下了老太太的特大红包,但是她却用这笔钱为女主人完成了挖荷花池的心愿,并坦率明确地告诉女主人“我只收您的钱”——懂礼节、知进退的清醒和果断,深深打动了问玥可,让问玥可对菱子刮目相看,主动提出教她学画画。
问玥可重逢曾经青春萌动的同窗旧友,两人暗生情愫。为了铺设安心离开的后路,看出端倪的闺蜜蓝小卉乘虚而入,主动提出“接盘”她丈夫,问玥可惊诧于蓝小卉的“直率”后即示“默许”。如此,蓝小卉便对楚江涛展开了猛烈的挑逗性出击。菱子洞若观火,立刻开始对蓝小卉进行反击——这是小说难度最大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因为,这种反击既需要符合地位低微的“保姆”的身份,又必须体现出反击的犀利和力度,同时还得掩饰内心种种微妙繁杂的情愫——她甚至都无法区分这是为了对女主人、对这个家庭的捍卫,还是出于对“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自身情感的捍卫,反正,各种意识指向都让她觉得必须反击。蓝小卉是个“没脸没皮”、深谙生存机巧的投机主义者,有着理直气壮的世故,在欲望追求之路上敢于横冲直撞,但恰恰在清灵无秽的菱子面前一败涂地。她巧妙地让蓝小卉在楚江涛老母亲面前自我暴露,又在土耳其旅游时挺身而出化解了蓝小卉招引的事端,把张扬浅薄的蓝小卉彻底压了下去。
对于菱子的这些行为,一般会从“道德守护”的角度进行阐解,因为有着充分的依据,但光这点显然是不够的,这里面的因素非常复杂也非常微妙,有着无限探究的种种可能性,而在对这种种可能性的探究中,也能让我们对当今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趋向深化——这也是最能体现作家不同寻常的文学意识和文学功底之所在。
《菱子》中还有两个小人物的角色塑造也十分出彩,让人印象至深。
能人张秀花是菱子的师傅,是一个更早一代的进城保姆,但是因为迷失自我陷入与主人的情感旋涡,颓废自弃,梦醒已是年华付水。她把所有的教训心得,对视作女儿的菱子心口相授,让冰雪聪明的菱子更加懂得自尊自爱、洁身自好,因而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常常体现出内心的犹疑。就如小说开头一段:“三九天的晨雾是犹豫的,想升腾起来潇洒一番的,一迟疑却冻成霜屑子了,落在地上、台阶上、灌木类的叶片上,亮晶晶的看着很新鲜。”好在最终觉醒的张秀花重新振作,放下包袱选择再出发创业,完成了自我救赎。
另一个获得重生的人物大程,是女主人的包车司机,和菱子一样有着吃苦耐劳、善良正义的品行,但对于这个看似底层的身份,作者却匠心独运地为他设计了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曾经是千万富翁的老来子,所有荣华富贵因父母双亡烟消云散,幸被父亲的司机收留抚育,成人后独自外出闯荡谋生,过往的一切成为他尘封私藏的秘密。他对菱子有好感,所以在菱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仗义相助,但一切发乎情止乎礼,不逾规不越矩。这些小人物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人性之光的精神内核,为一切光怪陆离的欲望祛魅。
小说的结局几乎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貌似开放式的,可以供人种种遐想。但有一点,菱子清灵脱俗又坚毅果敢的形象会让你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