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一年好景君须记

读《橙黄橘绿半甜时》

  | 汪丽红 文 |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作品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的心灵世界,《橙黄橘绿半甜时》便是这样的书。

  此书精选史铁生、季羡林等16位文学大家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春夜宴桃李”“山中无暑事”“人闲桂花落”“松枝碎玉声”四个章节,作家笔尖的四季流转,构造着对乡土中国的诗意想象。那些美好的、悲叹的、浪漫的、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它们也许没有深奥的含义,但却是历经世事无数后的甘之如饴。当季节的变迁与长夜的苦感消散后,鼻息间只留有一抹香气,此中有甜意,寄与惜时人。

  春天,作家们的笔下是那夹杂着丝丝寒意的风,轻拂面庞。“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赞美杨柳……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老舍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初始的蓬勃力量。而史铁生将春天比作张扬的少年,万物在春日里生长,情感萌动,满是天真与勇敢。

  汪曾祺说:“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夏天,世界变得喧嚣而热烈,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作家们着意寻找的避暑好去处,是瘦西湖上的游船,岸边飘来令人垂涎的小笼点心的诱人味道;是耐心等待一池荷花盛开,在时光的流逝中学会沉淀与坚守……原来,夏日的热烈不仅在温度,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里。

  人闲桂花落。书中的秋天弥漫着复杂的情绪。“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的表述,蕴含着鲁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庐隐却展现了秋的另一面:“当霜薄风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见如火般的颜色染在枫林、柿丛……简直是一个气魄伟大的画家的大手笔。”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少了严寒的凛冽,多了几分温情。丰子恺感慨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热烈,成年如冬深沉;还有那北平人家忙着买煤炭做冬防,以及“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画面。冬天,在作家们的笔下,既有寒冷孤寂,又有温暖与希望。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可以说,此书是一部关于生活的启示录。生活就像四季的轮回,既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但正是这些酸甜苦辣,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让我们保持一颗宁静而热爱的心吧,生活无论何时,都会有如“橙黄橘绿”般的美好。

  《橙黄橘绿半甜时》,季羡林、史铁生等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