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

无锡职大多维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

双环节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能力“人人过关”

  近日,无锡职业技术大学举办了首届新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人人过关”活动,“真刀真枪”展示实践教学的真功夫,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蓄能新学期。活动覆盖全校10个教学部门,共65名新任教师参与考核,达标率100%。

  “人人过关”练真功

  此次活动采用“教学设计汇报+实践教学展示”双环节考核,严格对标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聚焦新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性提升,引导他们将企业真实案例、行业标准融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需求。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教学部门根据各自课程内容、专业特点、实践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实践教学项目库、活动目标、实施形式和达标评分标准等具体方案。“新进教师大部分是高层次人才,以博士为主,他们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因此,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就是想提升新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站稳实践教学的讲台。”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唐立平说。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教师陈晨2022年博士毕业后入校任教,目前主要担任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演示中,他从项目库抽到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观察实验。在评委的观摩下,他边熟练操作边讲解实验要点。“以热处理工艺为例,我们对应的企业将该工艺用于生产装备制造业产品。不论是大国重器还是普通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都需要用到热处理工艺,学生有了这个意识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陈晨说。

  2021年入职的赵燕是一名来自企业的80后专业教师,她演示的内容是典型液/气压零部件回路应用及实操,将企业生产实际引入课堂教学是她最擅长的部分。“我这堂课就是通过压阻尼孔,然后对它进行元件级的创新,制作出阻尼接头、螺纹阻尼,再把这个元件安装到实验台上去量化它的缓冲效果。”赵燕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跟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应用创新。

  提升教师多维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是连接课堂与岗位的桥梁。据了解,为切实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要求高职专科生实践性教学时长不少于总学时的50%,职业本科生不少于60%。

  近年来,无锡职大除了实践教学能力“人人过关”,还聚焦“双师四能型”教师培养,在校内教学能力竞赛开辟针对青年教师的B赛道、为新入职教师配备校内校外“双导师”等,围绕执教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化能力等,分步骤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升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水平。

  目前,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大赛获奖70余项,建成国家级机械设计制造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2023—2025年)1个,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

  (杨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