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埒休闲广场内,藏着一栋德式小洋楼,它始建于1926年,建筑面积约540平方米,两代实业家曾在此居住。百年间,老宅历经多次修葺,其身份也几度变化,如今则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这便是蒋氏旧宅,现更名为文昌轩。
经过修缮的文昌轩呈青灰色,西式的阳台、窗户,都透着上世纪初的味道。走进内部,不妨低头看看地上的方砖,这是在老宅修缮中保留下来的,依稀可见那个年代的影子。
蒋氏旧宅第一任主人系民族实业家严裕昆。严裕昆是荣氏工商业集团的重要成员,曾任荣氏创办的申新一厂(上棉二十一厂)厂长。后来,这栋老宅成为严裕昆的女儿严德云和女婿蒋九嗥婚后的住宅,两人一直在此居住到1937年。
说到蒋氏旧宅,蒋九嗥也是不得不提的人。他是太康村人,是无锡公交事业的开拓者,抗战前,他创办了开原汽车公司,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公交公司,当时公司只有2辆车,路线是梅园至迎龙桥,后来运行路线又延伸到了火车站。这2辆车串起了那一代人的无锡记忆。
在蒋氏旧宅百年的历史中,它的身份多次转变。抗战时期,它曾作为国民党军队的军部使用。新中国成立后,老宅被租用,作为原郊区政府和区政协的办公场所。每一次身份转变,都是时代洪流的缩影。
2003年6月,蒋氏旧宅被公布为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2022年7月,“蒋氏旧宅”活化利用更新项目正式启动。2023年3月,蒋氏旧宅修缮改建完成,并作为滨湖区人大代表之家揭牌启用,老宅也正式更名为文昌轩,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提升改造后的空间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装饰构造和民国风格,同时又保证空间功能,满足人大中心正常的活动需求。”滨湖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仲滕欢介绍,文昌轩一楼设人大书屋、咖啡茶吧、人大智能展厅以及“人大制度进校园实践基地”等场所,以供人大代表交流、学习,同时也对市民开放。二楼主要是人大代表举办会议、接待选民、交流会客的场所,设集思厅、纳言厅、会客厅和多功能会议厅等,为人大代表及选民提供了专属交流空间。户外辅以雕塑、宣传栏,科普与趣味相结合,体现人大活动场所的概念。
从实业兴邦的荣氏集团,到交通强市的蒋九嗥,再到今天人民民主的实践者,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无锡城市精神的容器。它让人记住了乡愁,又承载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城市文化自信的根脉。(施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