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探索

从扁平化到网格化——

无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性发展

  □张鸣年

  2009年,无锡基层开始探索扁平化社会治理。2017年9月,无锡成为江苏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第一批试点地区。随着网格化治理模式的展开,基层社会治理逐渐实现了从扁平化到适应网格化的“一体化联动、网格化治理”的创新性发展。

  ●引进多元力量,完善社会治理结构

  纵向上整合“一张网”治理力量。全市已配备数千名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网格民警等多类治理主体。网格工作主攻方向锁定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出租屋整治、公共安全(消防、交通、爆炸物等)等方面。横向上构建协同工作网络。依托社会诉求一体化联动处置工作网络,形成了一体化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部门、(县)区一体联动协同办理,实现了高效、精准、及时应对解决群众的诉求。重点发挥联动处置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社会治理协同联动机制,强化突发公共事件指挥调度和高效协同处置。新吴区建设了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大厅,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及可视化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使线上线下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实现了贯通,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的协同工作网络。纵横交叉,统筹基层行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发动居民议事会、平安志愿者、义工组织等群众组织参与本地公共事务,构建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构建起了较完整的共建共治格局,增强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突出问题导向,完善社会治理机制

  建立健全专项信息共享机制。以“信息共享、数据联动、开放拓展”为目标,联通各条线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将原系统专有数据融入“网格化治理一体化联动”社会治理大数据库,解决了数据的及时、准确和活化问题。推动党建、民政、物业等相关社会治理模块的信息共享,打造“一揽子”信息矩阵,实现各业务工作的单一条线管理向共治善治转变。建立健全一体化应用机制。以网格化为核心,整合优化现有管理力量和技术手段。依托“网格E通”手机App开展信息采集、服务管理、事件处置等工作,提升网格员及时、精准掌握基础情况和提供订单式服务能力。

  强化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机制,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嵌入至社会安防管理,加强对社区各类异常民情的全覆盖处置。建立健全实战保障机制。以“发挥作用、解决问题”为导向,无锡积极承载多部门社会治理各项机制,联动处置各类事件的实体化运作、实战化运行的一体化集成机制,贯通线上线下工作体系。发挥“识别、研判、指挥、管理”等机制联动融合,保障共治共享的综合效能提升。新吴区依托“数据资源池”,加强了“慧眼360”全区视频资源、人脸识别等感知终端及数据存储、传输、分析计算等资源服务保障。

  ●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社会治理载体平台

  整合现有平台数据和功能。以信息化技术+行政性工作平台为载体,丰富扁平化架构,破解单一部门无力解决现实难题的困境。通过对现有各诉求平台上数据(12345、阳光信访、12348、公安非警情类等)的抓取和反哺,在动态数据抓取上拓展功能,整合“网格化治理一体化联动”工作“母平台”的社会诉求、一体化联动处置智能数据子系统,打造处置疑难复杂诉求的“专家门诊”。发挥物联感知集成技术平台优势。依托物联网深度感知技术,有效汇聚视频监控、智能门禁、周界报警等固定终端技防信息,以及电梯安全、火灾报警、基站防控圈等智能感知要素资源。在鸿泰苑一社区,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物联网感知应用“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在部分街道社区推广智能门禁系统,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增强群众安全感。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