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首诊到社区,解决不了的疾病,再转诊到大医院,才能享受门诊统筹。本来,这一制度是为了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但近年来转诊却成了社区医院医患之间的矛盾。日前,江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虽然转诊率不高,只有10%左右,但转诊投诉成了社区医院主要的医患矛盾,有的还很激烈,让他们很头疼。
门诊统筹是我市社保部门推出的一项医保优惠政策,个人医保账户用完了,再签约一家社区医院作为首诊医疗机构,享受补充医疗报销政策,退休人员一年6000元额度,在职人员5000元额度。按照《无锡市社会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办法》规定,约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提供医疗服务时,应由其出具转诊转院手续。也就是说,转诊并不能依据患者的意愿来决定,而是取决于医生是否有能力解决。
基层医院实行转诊,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患者想方设法往大医院挤。碍于《无锡市社会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办法》对转诊条件的表述比较笼统,没有细则,医患双方往往意见不一致,接诊医生不得不经常给患者做解释工作,解释不通的,只能转诊。据了解,梁溪区作为主城区,医疗资源丰富,患者周边遍布二甲、三甲医院,患者转诊意愿更加强烈,转诊投诉因此相对较高。
签约病人既想享受统筹的“红利”,又想跑大医院,转诊矛盾不光在梁溪区,全市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新安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成医生介绍,去年他们医院诊疗人次达23万,转出去的只有2万多人,但这少部分人由此带来的纠纷却比较严重,他们每月都要接到近二十个转诊投诉。有些疾病明明社区可以诊断,但病人非要转诊,如果医生不同意,病人就闹,到处去投诉。
在全市层面上,转诊矛盾要有效化解,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社区医院医生建议,相关转诊具体的指南能否进一步细化,包括转诊的依据、转诊的条件等,以指导实践,减少矛盾。或者,能否借鉴杭州的经验,不设门诊统筹定点医院,而是直接把所有的医院分级,按照级别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用市场手段推动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当然,要想真正赢得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关键还是要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样老百姓才会自愿自觉地选择就近治疗,最终实现医患双赢的局面。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保健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出台这个政策,是为了鼓励分级诊疗,旨在把一般疾病留在社区治疗,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特别是儿童转诊矛盾较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就医时,总是希望能够去大医院,以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药到病除,孩子少遭罪,因此矛盾较多。为了解决患者的诉求,今年起梁溪区推出了六家社区医院与八院实行联合定点服务模式,凡签约广益、上马墩、江海、南禅寺、崇安寺、广通等六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可直接到八院划卡就诊。(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