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尧
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历史上的联系就非常紧密。在去年的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之下,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只是长三角一市三省的事情了,而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长三角的发展需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重要的关键词。高质量和一体化是什么关系?第一,实现一体化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路径和手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体化实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成为全国样板区示范区,做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其次,我们国家的区域一体化是政府深度介入的一体化。大多数国外经验对于我们国家推动的区域一体化都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欧盟一体化是要消除国与国的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而长三角地区本就在一个国家,根本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壁垒。理论上一个国家内部是不应该存在非一体化的现象,但是行政区经济却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行政区的边界和市场的边界并不完全吻合,由于行政和区域竞争等因素的干扰,造成行政边界产生壁垒。另外,行政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区域非一体化的倾向。长三角一体化离不开政府的深度介入,政府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体化过程中障碍的制造者。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了断头路,出现了市场的分割,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致。因此,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不能完全交由市场,相反,政府应该更加深入地介入,但是介入的层面和领域要做调整。
区域一体化并不一定是全域同步同时推进的一体化,可以在一个相对容易的地区率先推进。比如江苏提出省域全域一体化就是基于经济总量较大,同时内部发展比较均衡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差距比较小才能实现高质量一体化。相反,如果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即使差距比较小,那也是低水平的均衡。
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江苏省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江苏在推动薄弱县区发展的政策在全国甚至是在国外就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针对苏北的薄弱县区,苏南有专门的一个县区对口支援,无论是从领导干部的派遣、园区的帮扶,还是到招商引资、援助项目,都有定点帮扶。省内科研单位、国有企业、省级机关会派出挂职人员,四家联合帮一家很好地推动了苏北的发展。
长三角的一体化本身就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工作,各个地方也应该积极探索,积极作为。江苏提出来的省内全域一体化,既是江苏省内部的调整优化,实际上也是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的积极探索,既体现了下好一盘棋的实践要求,也体现了先手棋的责任担当。
(作者系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