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我市已经出台相关管理条例,但是垃圾分类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如何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是下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的发力点。朱翔代表建议,除了以更多公益广告加强宣传普及分类知识,以校园宣传为切入口推动“小手拉大手”,还应从更多细节入手为居民垃圾分类提供方便,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设施硬件也需要完善,如分类垃圾桶放置点位应更加合理,设置时充分考虑居民意见,加强小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对垃圾收集处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等。垃圾分类无法一蹴而就,只有从细节入手,完善各种基础设施硬件和收运处理流程,让市民充分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才能实现人人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