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全年近万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

抗感染药物占比近四成高居首位

  日前从我市市场监管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根据2019年度全市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近万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监测数据显示,抗感染药物、肿瘤用药、心血管系统药物占不良反应数据榜前三位。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赵霞表示,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这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病理状态的病人身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药,或者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发生不良反应。

  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收到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9397份。报告显示,抗感染药报告数量居首位,比例为38.5%,第二、三位分别为肿瘤用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为11.9%和7.4%。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胸闷等。

  “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风险仍要持续高度关注。”赵霞说,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品类别之一,历年来居于不良反应报告榜首。其次,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近年来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中药还是化学药品,都存在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比较大这一现象。相比之下,使用中药口服制剂会更安全些。此外,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忽视。2019年度全市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14岁及以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例数为942例,占报告总数的10.0%。

  令人欣喜的是,在2019年12月公布的新一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中,江大附院(原无锡三院)位列其中。这标志着我市又有1家医院正式启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至此,全市有5家单位获得此项资格,包括江大附院(原无锡三院)、市二院、市五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目前我市哨点医院数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全省共9家。(杨明洁)

  小贴士

  Q: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多,药品就不安全?

  A:赵霞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控制药品安全风险。而报告数量的上升,并不就意味着药品安全水平的下降,恰恰相反,这说明我市药品监测体系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机构的监测与报告工作更加规范,监管部门对药品的评价更有依据,药品风险更加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