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春天,荠菜、马兰、香椿等野菜接连步入旺盛期。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谈“野”色变,有市民问:野生动物不能捕食,那么野菜还能采食吗?专业人士介绍,野生动物和野菜还是有区别的,但是野菜比起人工栽培菜,营养价值也未必高多少,市民尤其不能误采误食过量食用。
◆营养未必高过栽培菜
从一个月前的荠菜,到前一阵的马兰,再到最近几天的香椿、蕨菜,市民对野菜情有独钟。在郊外或小区一隅,经常会见到戴着草帽、蹲着采野菜的市民,多是中老年人。在红沙湾采野菜的程女士告诉记者,野菜不花钱还营养价值高,所以每到这个季节,她都会出来采野菜。
惠山区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张振龙介绍,要说野菜营养价值高过人工栽培菜,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定性。采野菜,更多的是一种情结,体验一种过程。要说野菜的优势,主要还是一个新鲜。此外,人工栽培菜相比野菜更粗壮些,也就是说野菜更嫩些。
市中医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刘莎介绍,现在很多野菜都有人工栽培,一定要采野菜,也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要避开靠近公路、人口密集地区、工厂和居民区附近生长的野菜,因为这些野菜反而有重金属超标等污染风险,采食后对人体不利。
◆野菜不是人人适合吃
张振龙介绍,由于药食同源,一些野菜有一定的中医药养生功效,如荠菜有清洁胃肠道、降“三高”作用,马兰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凉血散瘀作用,香椿有健脾开胃、利尿解毒的作用。但是,野菜多属寒性,脾胃虚弱者最好不要食用。一般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的人群不适合多食,特别是有肠胃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谨慎食用。刘莎介绍,野菜最好不要凉拌生吃,因为野菜上很可能残留虫卵,最好先用沸水焯过再炒食。
很多野菜吸收日光的能力都很强,是光敏性食物。光敏性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进入皮肤,轻者面部、颈部及四肢外侧等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等,重者则出现水疱、皮肤溃疡和糜烂等症状。江大附院(四院院区)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董达科介绍,一些过敏体质的市民吃了野菜后,就容易出现过敏。
◆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
“并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可以食用,有的野菜是有毒的,如狼毒草、苍耳子、毒芹等绝不可食用。”张振龙介绍,他们医院接诊过一些误采误食野菜的市民。他提醒,采野菜一定要有经验或跟随有经验的人采摘,如果对野菜不熟悉,特别是刚冒出嫩芽的野菜更难辨别,还是少去采摘为好,以防误食。(卫文)